
輝達(NVIDIA)今年在 OCP Global Summit 2025 大會中,宣示資料中心進入 800 VDC(伏直流)電力大革命時代,顯示 AI 應用的龐大的電力需求,已推動能源供應鏈成為市場新寵,能源基礎設施正成為下一波資本追逐的焦點,帶動台股能源相關 ETF 飆漲。
AI 從晶片延伸至能源基礎設施
AI 產業的發展正從「算力」逐步擴散至「電力」,過去兩年,投資人聚焦於輝達(NVIDIA)、台積電等晶片供應鏈,但隨著生成式 AI 的全面普及,AI 數據中心的龐大電力需求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議題,如今能源基礎設施成為 AI 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帶動全球資金湧入能源供應鏈。
台股能源概念股與 ETF 的表現跟著強勢,其中 FT 潔淨能源(00899)本週狂飆 9.5%,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而富邦 ESG 綠色電力(00920)與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805)分別上漲 5.58% 與 4.41%,顯示市場資金正快速轉向能源領域。
AI 數據中心建設超越電網升級速度
隨著 AI 應用的加速普及,數據中心的運算需求飛速增長,卻也暴露出傳統電網的限制,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AI 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預計在 2026 年達到 1,000TW 時,幾乎相當於日本全國一年的用電量,而傳統電網的升級速度卻遠遠落後於 AI 數據中心的建設速度。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透露,輝達正在規劃千兆瓦級的 AI 運算中心,但電網基礎設施的老舊與併網審批的冗長程序,已成為 AI 產業發展的重大瓶頸,迫使業界不得不尋求分散式電力供應方案,例如在數據中心現場發電,以繞過電網限制。
Bloom Energy 成 AI 電力解方
這波能源投資熱潮的導火線之一,為美國燃料電池巨頭 Bloom Energy 的強勢崛起,資產管理巨頭 Brookfield 日前宣布,將投入 50 億美元與 Bloom Energy 合作,為 AI 數據中心部署現場式燃料電池發電方案,激勵 Bloom Energy 股價單日暴漲 26.52%,年初至今累計漲幅接近 400%。
Bloom Energy 的核心技術「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能高效將天然氣或氫氣轉換為穩定且低排放的現場電力,發電效率高達 65%,遠超傳統火力發電廠的 35~40%,而這種分散式發電方案無需依賴傳統電網,能直接在數據中心現場部署,符合 AI 對穩定、低延遲、不間斷電力的需求。
能源 ETF 領跑台股市場
法人指出,Bloom Energy 的技術突破不僅解決 AI 數據中心的電力瓶頸,更成為能源股翻身的重要推手,而 Bloom Energy 正是台股 ETF「FT 潔淨能源(00899)」的最大持股標的,持股比重達 8%,直接受惠於這波能源革命。
法人指出,這波能源 ETF 的強勢表現,反映市場資金正隨著 AI 產業鏈向下扎根,從晶片、伺服器等硬體設備,逐步延伸至能源基礎設施,而「AI 永動機效應」正在形成,其中 AI 應用的普及推升算力需求,算力需求進一步推動電力消耗,進而帶動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投資。
(首圖來源: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