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飆股的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近日針對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爭端以及備受關注的記憶體景氣循環,發表了深度見解。他強調, AI(人工智慧) 的極度火熱正為台灣帶來寶貴的科技先機與高價值,但他也對外界期待的「超級循環」持審慎態度,指出記憶體景氣的根本週期仍受限於兩年的建廠時程。面對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焦佑鈞證實華邦電將參與 「第三次」 資源遷移,在北美進行佈局,但策略上會採取低成本、非製造業的路線。
在本週舉行的華邦電家庭日上,焦佑鈞面對媒體的採訪時表示,近期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股民提供了 「很多的娛樂」。不過,他重申公司經營的重點在於把公司經營好,股價並非關注的核心。此外,他透露高雄新廠的擴展將是華邦明年的一個亮點。他有信心高雄新廠的目標是 「賺錢的晶圓廠」,不會成為公司的包袱。
焦佑鈞也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呈現出與過去不同的特徵。一方面,AI 領域的發展「非常熱」;但另一方面,一般經濟狀況的蓬勃感卻不明顯。他認為,AI 的過熱正在產生強烈的 「產能排擠的效應」。這種排擠效應不只發生在華邦電,更是台灣整個產業界面臨的共同狀況。許多客戶不斷在供應鏈中排隊等候產能。他解釋,這是因為 AI 帶來的價值更高,促使台灣許多廠商調整其策略與資源配置。
對於台灣而言,這波趨勢是極大的幸運。台灣能夠走在科技的前沿,抓到市場機會。能夠運用尖端科技、跟上發展的企業,表現將會突出。他認為這對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絕對帶來非常高的價值。針對地緣政治下的產業影響,焦佑鈞表示,地緣政治的爭論已持續一段時間。他指出,即使不使用稀土作為籌碼,雙方也會用別的談判工具來爭取最佳地位。由於外部人士難以判斷雙方在房間內討論的實情,只能等待他們公布結論,才能清楚未來的世界遊戲規則。
面度媒體詢問華邦電自身的北美佈局狀況,焦佑鈞證實公司 「絕對會往美國佈局」。但他明確表示,作為一家 「小公司」,華邦電不會在美國本土從事前端的晶圓製造。華邦電的佈局將集中在設計、銷售或應用發展等領域,以應對當地市場的變化。這類佈局的優點是不會花大錢,對華邦電而言是可行之策。而對於外界對當前記憶體市場是否會出現 「超級循環」 的猜測,焦佑鈞直言,他不認為這波轉變會與之前有根本上的不同。他指出,景氣循環的根源來自於建廠的速度。由於建造新廠房、建置潔淨室、放入設備,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年時間。
將佑鈞進一步分析,當前 DDR4 需求旺盛,並非因為 DDR4 本身表現好,而是由於 AI 帶動 HBM 熱潮,導致產能被排擠的結果。因此,DDR4 是落後指標,而非領先指標。因此,當所有供應商都發現市場供應量不足時,他們必然會跳進去擴充產能。一旦新的產能開始釋放,供需平衡就會改變。因此,他用慣用的邏輯來總結記憶體週期,那就是好消息是現在是上升循環,壞消息是下降循環會在兩年之後開始。反之,當下降循環開始時,好消息是上升循環會在兩年之後開始。
對於有人預期長達 「十年缺貨」 的 「超級循環」 說法,焦佑鈞並不樂觀,他質疑「十年你可以蓋多少廠?」 暗示最終供應量仍會滿足需求。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