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生存遊戲,決戰台股無量年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1 月 07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券商生存遊戲,決戰台股無量年代


台股量能不足,成交量委靡不振,營業員坐了一整天,也只做成一筆交易,券商業績慘跌,有的裁員、有的整併據點;然而,卻也有些券商逆勢突圍,靠著業務重整、擴展通路等,成功轉型活更好。

2016 年歲末,台灣迎來 67 年來最熱的冬至,台股卻是冷到極點。外資一放假,量能便急縮,連續一周的成交量低於 600 億元,年底封關前更未見樂觀。儘管瑞銀證券、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紛紛喊出 2017 年第一季台股上萬點,但證券業內卻是警訊不斷。

台股量能萎縮
好日子沒了  券商整併裁員

「量回不來了!證券業正式進入寒冬!」即便是市佔率第一的元大證券,只要整體成交量低於 700 億元就很難賺錢,更何況是其他券商。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 1 至 11 月,台灣證券業盈餘 193.77 億元,其中 43 家綜合券商就有 13 家虧損;30 家專業證券經紀商,虧損 12 家;前十大券商中的統一、元富,到 11 月的累積淨利竟較上月不增反減。

也因此,券商裁併據點、裁撤員工的消息不斷傳出。前三大券商元大、凱基、富邦原來都有千人營業大軍,如今也只能悄悄從併點開始縮手。對外僅敢說是重整據點效益、鼓勵不適任員工優退優離。根據證交所統計,證券據點從 2011 年至今減少了 123 家、從業人員 5 年來流失了 4 千多人。

大券商獲利紛紛往下掉,小券商更難過得了損益平衡點。台中區域型券商台安證券兩年前還有人願意開價 200 萬元來買,撐到最後連客戶都沒了,數月前悄悄用 1 元轉讓給兆豐證券,人員就地解散。其他原本抱著敝帚自珍、惜售心態的小券商,如今都急著求售,卻已完全沒人要。

從業人員則人人自危。不少營業員守在電話機旁整天都接不到單,就算接到單子,也有高退佣的壓力,每月成交量就算做到 1 億元,也只能領到 5 千元的接單獎金,光靠底薪、月入兩萬多元根本無法過活,兼差開優步(Uber)或賣烤地瓜的人都有。今年尤其嚴峻,1 月證券產業整體從業人員還有 3 萬 6,873 人,到 11 月已流失了 1,377 人。

外資法人全主導
大型股狂飆  中小型股變殭屍

曾經每年貢獻台灣政府 2 千億元稅收的證券業正在快速沒落。根據金管會報告,今年以來,日本、香港、上海、南韓、深圳、新加坡等股市交易量能都有萎縮情形,幅度在 10 到 66%;台灣日均量年減幅度 15.97%,量能萎縮看似並不嚴重,但大戶出走、散戶退場,被外資全權主導的窘迫卻是愈演愈烈:不管是中國黃金 11 周、還是聖誕節,幾乎一到年節量能便急速結凍。

財訊配圖

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觀察,如今外資佔台股總市值比為史上最高,自然人持股佔總市值 37.52%,機構法人為 62%,其中外資佔到 4 成,只剩外資和自營商為主要作手。

周轉率低、流動性差,導致流動性折價。一名券商主管指出,雖然指數到 9 千多點,但除了台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8 成中小型股票都還在 7 千點的價格,周轉率和股價偏低,四大基金和外資法人考慮到流動性和變現性,更不會考慮投資中小型股,連電視台的理財節目都公開叫投資人不要投資中小型股。

「台灣的中小型股真的是很委屈,」證交所前總經理、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指出,因此他希望能遊說業界與政府放寬券商發私募基金投資中小型股,讓優質的中小企業回到比較好的本益比,進而刺激量能。

資本市場國際比較
美國租稅優惠  台灣官民卻還在對峙

但真正謀殺量能的元兇,卻是沒有定調的稅制。台經院副院長邱俊榮指出,散戶離開,是因為他們害怕太多政策不確定性,導致台股效能沒有被完全發揮。

林火燈也大膽直言,「兩代政府的資本市場政策,給了台灣很痛的教訓!」

他分析,2012 年美國政府看到 IPO(首次公開募股)家數遞減、美股量能減少,美國總統歐巴馬便頒布新創投資租稅優惠「JOBS」(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而馬英九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地開徵證所稅;今年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未上任便搶先宣布減稅計畫,吸引海外企業和資金回流美國,但小英政府卻仍規畫加稅。「為政者應該要好好反思,怎麼會對國際情勢這麼沒有感覺!」林火燈痛陳。

他認為,社會應該要看到資本市場的槓桿效果,而非敵視資本市場,「到台灣上市沒有誘因,當然就去其他市場,」林火燈指出,這也是為什麼券商一直強調要將稅制訂得更有競爭力的主因。

近期民進黨政府終於鬆口,允諾會重新檢討資本市場稅制,但實際上,在檢討交易稅制的這場戰役上,民間與政府到現在仍未站在同一陣線。以小券商為主的券商公會疾呼,要政府調降當沖稅率,從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一的同時,也應該檢討股利所得課稅等多項不利資本市場的稅制。

但政府也趁勢要求券商應有相關配套,例如盡快將系統升級為逐筆交易,不能只靠降稅而已。「業者已經賺不到錢了,要他們再花錢更新系統的確為難,但這筆投資絕對不是天文數字,全世界只剩下台灣還在使用落後的集合競價,像話嗎?」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直言,只要券商有心,他可以出面向政府及銀行協調分期借款投資系統。

況且,5 年前調漲稅率,反對聲浪不大,才能通過立法院;現在要降稅,當然也要納入反對降稅者的心聲,不能再貿然行事。

而財金部會對於當沖降稅的版本,也與民間不同,一種是降至千分之一點五、一種是降至千分之二,皆由賣方負擔;而股利所得稅制等議題,也要等到 2017 年 4 月委由中華財政學會執行的「提振量能報告」出爐後,才會推出更明確的稅率規畫,並非完全確定往分級分離課稅研議。

「但要全面改成逐筆交易,全市場要投入十幾億元,很多人根本無力,」也是兆豐證券董事長的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透露中小券商的無奈。

躊躇至今,也難怪就算大盤拉在 9 千多點歷史高檔,可是不僅券商、投資人無感,幾項活絡股市量能方案,也都未見顯著成效。

營業員逆勢突圍
券商新獲利模式  金融科技助陣

而且就算從 2017 年 1 月起,定期定額買台股上路、通過當沖降稅,而讓量能有所復甦,券商也不可能再靠傳統業務賺錢。

康和證券總經理邱榮澄分析,如果沒有新商品,就算經濟體不萎縮,交易也會死。「市場陋習是殺價競爭,為留住客源,退佣從 5、7,一路被砍到破 11(每成交 1 億元,券商手續費收入為 14.25 萬元,退客戶 11 萬元)。他估計,至少要拉高到往日 3 倍的量,經紀業務才有可能賺錢。

也因此,在法人時代的券商獲利模式,必須和散戶時代完全不同。以元大證券來說,1 到 11 月獲利 74.17 億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 65.54 億元,絕大多數是靠自營業務。一位元大證的自營主管分析,今年國際債券走多,債券部門特別賺錢,貢獻營收過半,權證等新金融商品業務則佔三分之一,但計量交易、策略交易、傳統股票交易等的獲利數字就萎縮很多。

而且,如今自營交易都得靠金融科技輔助,高頻交易或順勢交易(trend follow)蔚為風行。「最後會只剩兩種人:速度最快的人和成本最低的人,」甫從元大證券自營部轉任康和證券總經理的邱榮澄指出,台股看似沒有量,其實是過度效率。

「只有夠快的人才搶得到價差,」邱榮澄分析,現在必須做到把不同的參數公式燒成不同晶片系統自動下單,用專線網路(T1)或光纖連線,才能搶得到毫秒、微秒的價差,「快到連無風險套利都很難做了,對一般散戶門檻更高,」他坦言,方向交易的勝率愈來愈低。

也因此,過去幾個做方向交易的券商 2016 年獲利都不佳。例如 2015 年凱基自營部看好美光購併題材而重壓華亞科,後來一度破局,華亞科為此連跌數日,凱基損失慘重,所幸 12 月初操作中壽股票貢獻業務 7 億元,但獲利還較去年同期少了 2.09 億元。甚至連股債操作最靈活的統一證券,11 月累積獲利也較去年同期衰退 8.6 億元。

經紀業務更得積極轉型,元大、凱基、富邦和永豐金證券正大力發展財富管理,1 到 9 月,10 家已獲准開辦財管的券商信託規模已達 1,122 億元規模。

杜金龍指出,證券商財富管理業務人員人數,由今年初 1 萬 1,172 人,到 9 月底增加至 1 萬 2,098 人,增加幅度達 8.3%。其中,永豐金證、國泰證是建立財務健診團隊,讓第一線業務員從股票交易員轉變成全方位的理財規畫師,而富邦和國泰則援引金控與壽險的長期規畫能力、客服與商品為後盾,拓展業務規模。

若不想在紅海割喉,就得做出利基市場。唯一擠進前十大獲利的外資券商新商瑞銀證券,則以特色取勝。瑞銀證為單一經紀商,以做自家生意為主,但由於有發研究報告,能爭取到外資法人下單。近期每次 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公布最新的成分股權重,外資便會下單給瑞銀證,一單都是幾十億元金額,再加上幾筆本土券商很難插手的國際承銷案,獲利便很可觀。

金融服務快狠準
小券商拚財管重生  擦亮老招牌

因此,像康和這種市佔排名第 20 名後的小型券商,既不是速度最快,也不是成本最低,能做的就是「創新」,盡可能地讓服務更自動化、智慧化。

邱榮澄指出,康和是 26 年前由味全黃家、康和建設鄭家、和泰汽車蘇家等幾個資本雄厚的家族合資成立,當時在業界也算一線品牌。但當產業結構改變,而內部卻習癖未改,就會出現弊端。這幾年爆發數次負面醜聞,從高階經理人利用人頭戶參與豐祥─ KY、神準的詢圈配售、或是非自行買賣業務人員,卻從事自營交易等遭到金管會重罰,都重創康和商譽。最近又因承銷樂陞 3 次可轉債遭檢調搜索、未幫勞工提撥勞退金而捲入勞資糾紛,連併購先機投顧也破局。

為了挽救康和這塊老招牌,鄭家第 2 代、康和證券副董事長鄭大宇特地延攬邱榮澄,一方面希望發展自營部的無風險套利及配對交易,另一方面也強化財富管理業務,同時籌畫權證交易競賽延攬新客。

「未來我也會做機器人客服,」邱榮澄坦言,有限的人力會用在重新樹立品牌上,即便康和不大,只要把品牌做好、人員素質提升,小券商還是有機會突圍。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