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陳莉蓮聯手鴻海,裕隆集團的汽車大夢還有續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6 日 11:03 | 分類 公司治理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嚴陳莉蓮聯手鴻海,裕隆集團的汽車大夢還有續集


裕隆與鴻海集團 2 月 7 日宣布,雙方合資新台幣 155.76 億元,搶攻電動車商機,震驚各界。此次國內兩大巨頭聯手,堪稱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轉型又一代表作。

回顧嚴陳莉蓮在 2018 年底因夫婿嚴凱泰病逝,臨危受命成為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領導人,然而,就在嚴陳莉蓮接手後,隨即面臨一場集團自成立以來最大的資金危機。

11 月 14 日晚上,裕隆汽車發布最新財報,由於提列了納智捷車型減損以及新店裕隆城變更計畫損失,第三季單季虧損擴大至 15.7 億元,每股虧損 1.05 元,累計前 3 季虧損 25 億元,每股已虧 1.7 元,預計第四季還可能繼續提列車型開發的相關資產減損。第 2 天,裕隆股價開盤跌至 18.65 元的 9 個月低點。

從財報來看,以裕隆到 2019 年第三季底,保留盈餘仍高達 459 億元,虧個數十億元其實衝擊有限;但這卻是裕隆自 1996 年後,22 年來將首度出現全年赤字,虧損金額也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鉅。

驚!22 年來首見虧損
車市急凍  資產減損壓力陡升

更嚴重的是「營業活動現金淨流出」,累計前 3 季達 285 億元,若加計 2018 年度的流出,則高達近 700 億元。資金周轉吃緊的程度,提早考驗著嚴陳莉蓮。

2018 年 12 月 4 日,裕隆集團前任執行長嚴凱泰逝世後第 2 天,嚴陳莉蓮立刻接下集團執行長一職,從過去 20 多年來嚴家好媳婦的角色變身,成為擁有 4,000 億資產的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最高領導。

當時,外界對於嚴陳莉蓮的接班,縱使不是看壞,也大多持保留觀望的態度,但裕隆集團決策小組會議自那時起,全部動了起來,從過去的 1~2 週召開 1 次,變成每週召開 3 次;其他時間,也塞滿了各子公司的經營會議。

集團人員指出,不論是針對哪家企業的會議,嚴陳莉蓮直指的核心議程都不脫「為什麼虧錢?」以及「要怎麼生錢?」她不想再表面粉飾太平,甚至直接挑戰嚴凱泰生前一心打造的品牌志業,不僅迅速掌握實權,更積極檢視、調整過往的企業經營策略。

因為攤開裕隆汽車 2018 年的財務報表,即使全年仍有盈餘,卻已預告 2019 年將會面臨沉重壓力。簽證會計師在 2018 年裕隆的合併財務報表查核報告中指出,裕隆及子公司納智捷品牌體系所持有車型技術開發成本帳面價值 89.49 億元,生產車型所使用的模檢體機器設備帳面價值 34.82 億元,合計達 124.31 億元的新車開發成本,會於每年及有減損跡象時進行減損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裕隆這筆新車開發成本,相較於 2016 年、2017 年,2 個年度合計都是約為 91 億元的情況,突然暴增足足超過 3 成。不過,減損測試的金額和時機涉及管理階層的重大判斷,亦即究竟要不要認、要怎麼認,決定權還是在裕隆。會計師只能依照裕隆提出營運展望所預測的銷售成長率、產業概況、風險波動等假設,查核認列的基礎是否合理。

車界人士解釋,每家車廠都要依照產品銷售量,每年提列車型開發成本和模具減損。舉例來說,一部新車型開發成本若是 50 億元,預計每輛車攤 5 萬元,總共就要賣出 10 萬輛才會回本;這筆金額要分 5 年提列,那每年就要有 2 萬輛的銷量才能完成攤提。如果銷售量達不到,無法如期完成提列,就要評估是否拉長攤提年限,若是市況看起來短期無法改善,恐怕就要列為呆帳認虧。

險!供應體系差點斷鏈
零件廠無預警倒閉  貨款也拖欠

由於全球車市自 2018 年開始反轉,尤其中國新車銷售量結束了連續 28 年的擴張期轉為負成長,全球車廠都受到衝擊。這股車市寒流,目前還看不到回暖的跡象,裕隆因此面臨由於新車銷量未如預期,待提列的開發成本暴增,認列虧損的壓力也隨之升高。

車市度小月,像裕隆這樣的整車廠再怎麼說,還有相當的資產家底可以支撐;但規模較小的經銷商、零組件廠,體質不若大廠強健,要熬過寒冬並不容易,供應鏈中拖欠貨款的情況愈趨嚴重。

財務比率數字顯示,到 2019 年第一季,裕隆現金周轉的能力已經嚴重拉警報。雪上加霜的是,某家一階供應商,更在第二季時無預警倒閉,裕隆集團汽車事業的供應體系,險些受到拖累斷鏈。

對整車廠而言,零組件一階供應商經營不善,茲事體大,因為 2、3 階的下游廠很可能產生連鎖效應,導致該項零組件斷貨,進而衝擊整體生產線。因此當生產鈑金模具的佑展企業倒閉時,裕隆除了取回模具,甚至先墊付了佑展積欠下游的部分款項,好讓下游可以繼續生產。

一家供應商證實:「佑展也是一家不小的公司,做了 30 幾年,誰知道說倒就倒。因為公司倒閉後還要經過清算,才能開始償債,但被他欠錢的廠商哪等得了這麼久?裕隆算是很夠意思,讓大家可以繼續進料生產,把衝擊降低。」

裕隆此舉雖然是利人也利己,但在本業現金持續流出的情況下,錢從哪裡來?除了由裕隆集團決策小組成員之一、裕隆董事張樑出面與銀行溝通,裕隆汽車總經理姚振祥負責安撫供應鏈廠商,希望大家共體時艱。「設法變現」也成為嚴陳莉蓮接班後最優先的要務。

裕隆汽車成立至今將近 65 年來,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這一次,裕隆眼前看似沒有立即的經營危機,但一位集團老臣坦承:「就資金面來說,確實從來沒有這麼緊過。」

變!祭出 3 大止血方案
調組織、辦減資、停止部分開發案

過去從不曾參與企業經營,只負責相夫教子和管理籃球隊的嚴陳莉蓮,一上任就要面對這重大「錢關」。她密集的安排會議,把每家子公司都細細攤開來看,讓各家公司高階主管都剉咧等。

在釐清集團現況後,嚴陳莉蓮迅速拍板,採取多項止血方案。首先,她調整組織架構,將龐大的集團旗下約 190 家公司,分設為汽車、金融水平、紡織、房地產 4 大事業群,提高集團管理透明度及資金效益,盡可能活化資產生財,虧損子公司也視發展前景決定是否停損。於是集團企業公告租售資產的訊息不斷,更調整投資架構,讓集團的控股母體台元紡織和最大金雞母裕隆日產汽車,能夠認列更多的轉投資收益。

其中,嚴陳莉蓮拍板中華車、嘉裕雙雙現金減資,對紓解裕隆財務壓力也很有助益。台元紡織加上裕隆汽車、台文針織 3 大公司,合計持股中華車達 40%,因中華車減資 6 成領回的現金,就超過 33 億元。台文針織身為持股嘉裕 12% 股權的最大股東,預計還將再拿回約 1 億元現金。

此外,為了填補目前裕隆空缺的產能,嚴陳莉蓮也決定打破生產線僅供旗下品牌運用的傳統,先後簽下義大利亞帝發(Adiva)三輪重機、法國 Muse 電動物流車的代工訂單,後來更成立「自有品牌暨開放平台整合專案室」,還親自寫信給幾家東南亞大型企業集團,尋求合作機會。

姚振祥在法說會上說明,這個「開放平台」策略下一步希望能納入第三方、第四方合作開發夥伴,一起開發新車款,共同分攤開發成本,以降低風險。也就是說,裕隆接下來不再獨力開發新車型,而要以合作開發、代工生產等多種模式,盡可能爭取客戶,而且產品還不限於四輪車輛,堪稱是裕隆造車歷史上的最大突破。

嚴陳莉蓮第 3 項震驚市場的決策,則是為裕隆城開發案的住宅區計畫喊卡。這項嚴凱泰生前極為重視,也可以說是市場評估裕隆最具潛力的金雞母計畫,當年重金聘請國際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設計,1、2 期開發案總樓地板面積超過 10 萬坪,法人預估可以為裕隆帶進 500 億元開發利益。

如今第 1 期商業區從原規劃地上 1~7 樓為商場、8~40 樓為住宅的 3 棟建物,硬生生砍掉 8 樓以上的住宅;第 2 期的地上 46 層超高住宅大樓,也決定暫時停工。由於計畫變更,甚至不惜與原來的承包商解約賠償,讓裕隆在第三季認了 16 億元的損失。

▲ 裕隆城計畫大幅變更後,目前商場工程正加緊趕工期望盡速展開營運。

穩!裕隆挺險惡難局
嚴陳莉蓮要以時間換取空間

一位裕隆集團高層說:「這不只是為了止血,也是為了快速造血。」據估算,如果裕隆城照原計畫進行到第 1 期完工,未來 3 年內集團至少要再投入 200 億元,而且住宅區的銷售時程難以掌握,開發利益何時能完全實現,沒人有把握。「只留下商場的話,不但省下很多錢,完工時間也能提前,也許 2 年就可以完成招商開始營運,到時候就有大筆的現金進來,這才是最務實的做法。」

嚴陳莉蓮這一連串雷厲風行的措施,自然也讓很多人不能適應,尤其是裕隆集團裡年資較深的主管,過去從沒挨過嚴凱泰的罵,如今卻在會議中被以前看起來熱情親切的老闆娘「釘」;但一年來裕隆集團上下漸能認同這是非常時期,不少同仁口徑一致:「公司總要活下去。」

對嚴陳莉蓮來說,經過這驚濤駭浪的接班 360 天,即將交出首年的成績單。詳細比較裕隆最近幾期財報,可以發現幾項財務比率指標逐漸好轉,顯示在她為裕隆改弦易轍後,這家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應該已經度過最壞時機。

雖然裕隆集團老臣認為,嚴陳莉蓮還需要一些時間學習,「至少裕隆一定可以活下去了,只是還要辛苦一陣子」,其實,這些事到現在都還非常敏感,但已經從快要窒息的狀態,可以稍稍喘口氣;未來幾季,裕隆仍將持續認列虧損,扭轉現況的關鍵,還是要觀察車市的變化。但嚴陳莉蓮能夠以時間換取空間,挺過最險惡的一關,也應該可以期待裕隆再見曙光的時間不會太遠。

▲ 嚴凱泰驟逝後,嚴陳莉蓮(首排正中持香者)迅速扛起接班重任,成為國內最大汽車集團掌門人。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