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降格」併入中國內幕 (補充勤業眾信聲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4 月 09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勤業眾信「降格」併入中國內幕 (補充勤業眾信聲明)


今年 2 月中旬,台灣規模最大的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發出一封公開信,總裁郭政弘對所有員工宣布,將與同屬 Deloitte 體系的中國德勤全面「策略整合」,於今年 6 月 1 日生效。背後反映的正是,除了製造業、一般服務業已積極往中國發展,仰賴高素質人力的專業服務業,也面臨西進的壓力。

這個整合可不只是策略聯盟,而是扎扎實實的整併。雖然勤業官方表示細節還在洽談中,但內部人士透露,未來兩岸事務所將同屬大中華區董事會,按營收比例派任董事、分配利潤。這創下台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先例,與中國同業在股權上合而為一。

然而,由於台灣區員工較少、利潤也較少,董事佔比自然居於下風,等於將控制權交給中方。換句話說,原本與中國德勤是獨立、平行單位的勤業眾信,未來將受制於中國,台灣區總裁也儼然將從「幫主」,變成堂口的「堂主」。

「在全球區域整合的發展趨勢中,企業發展不能局限單一區域思考,」郭政弘在公開信中寫著,這是在雙方合夥人的高度支持下,所做的決定。勤業眾信的這一步,代表旗下 140 多名合夥人,大多數投了贊成票。

這群年薪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高薪專業人士,為何願意從「幫」降格為「堂」?數字提供了解答。

 

它想攻中國的 3 千億市場

中國的會計業務規模由 2011 年的人民幣 375 億元,成長到 2014 年的人民幣 603 億元,年均成長率高達 12.6%。相較之下,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同期間我國全國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收入年成長率只有 3% 左右,2014 年僅達 284 億元。

但從台灣想吃中國市場大餅,並不容易。受限於會計業聯盟組織禁止跨國「踩地盤」的默契,及中國會計師執照與法規限制,台灣的會計師向來只能持臨時審計證,赴中國替台灣轉投資公司、海外申請來台掛牌的 F 股公司查帳。

 

中國想要它的專業人才

勤業眾信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對中國市場最為積極的一家,輔導超過 5 成 F 股回台上市,但這仍填不滿成長需求。郭政弘在信中寫著,整併案著眼兩大點,6 月後,旗下會計師在中國跨境執業就沒了踩地盤問題,勤業眾信也將在既有的上海台商服務團隊外,將觸角伸向中國其他地區。

對中國德勤而言,需要的則是台灣人才。至於台灣勤業眾信會計師,則可藉中國德勤資源,享有中國水準的薪資與機會。中國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中區市場部主管合夥人劉許友分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新鮮人第一年起薪,中國與台灣約略相等,但之後的調薪,中國明顯比台灣幅度高、速度快。

雖未主動對台灣同業發出英雄帖,但過去 2 年有不少大型事務所的會計師私下找劉許友諮詢,已有人因此轉赴中國畢馬威就職。

這不只反映會計業在台困境,更顯示高素質服務業人力西進已成趨勢。根據經濟部調查,和會計業同樣的專業技術服務業,市場規模已陷入瓶頸,去年全年營業額 2,445 億元,比前一年衰退 2.7%,已長達 5 年都在這水準上下打轉。

看來,繼製造業外移,餐飲服務業西進,在台外資企業陸續被位於中國的大中華區總部整併後,現在連主要服務在地客戶、採合夥制的專業服務業,也必須與中國市場越走越近。

補充:

勤業眾信針對與中國整合事宜,原本有流出內部非對外聲明稿,由於非對外文件,因此在其要求下移除,同時也指出目前暫無意對外發出統一聲明稿,先前流出的草擬聲明稿主軸與先前接受《聯合新聞網》的專訪的方向大致相同,勤業眾信策略長洪國田在訪問時表示「此次策略整合著重在產業經驗的交換,勤業眾信現行的合夥組織架構不會有任何改變,經營管理仍會獨立運作,保有自主性」。(2016/04/11 10:30)

 

(作者:蔡靚萱;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