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接受大選結果,加州表示要脫離美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11 月 11 日 0:00 | 分類 Apple , 國際貿易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能接受大選結果,加州表示要脫離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在 9 日正式告一段落,與主流媒體、先前民調結果預期完全不同,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以大爆冷門的姿態當選美國第 45 屆總統,不過這個結果也讓矽谷的一些企業家感到焦慮了。

加州要獨立了?

當開票結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時,Uber 重要的投資家皮思瓦(Shervin Pishevar)在 twitter 上寫到:「如果川普(Donald Trump)贏了,我就會資助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後稱加州),幫助它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幾個小時之後,當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承認敗選以後,皮思瓦告訴 CNBC 他對「加州脫美」(Calexit)是認真的:「這是我所能想到最愛國的舉動。」他也提到未來會把他們的國家稱為「新加利福尼亞」。

加州內有個賺錢的矽谷

為什麼加州有獨立的本錢?因為加州北部正是科技人才匯集的矽谷。

矽谷的存在不僅讓加州成為美國國內經濟產值最高的州,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加州在 2015 年的總產值高達約美元2.42兆,在全球經濟產值的州排名上佔據第六名。

而矽谷的政治立場向來與支持族群多元與思想開放的民主黨較為親近,因此不難想像當皮思瓦在網路上提出這個建議後,立刻得到同為矽谷圈的正面回饋。

下載自路透 A TV screen showing 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is pictured in front of the German share price index, DAX board, at the stock exchange in Frankfurt, Germany, November 9, 2016. REUTERS/Kai Pfaffenbach - RTX2SQVH

▲ 在德國的證券交易所內的電視螢幕上正播映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新聞,當川普當選總統後,世界各國的股市立刻大跌。(Source:達志影像)

「我們也要自己做決定」

稍後,2015 年年底就成立的「加州獨立」(Yes California)專頁也寫到:「人們說川普不會發生。人們也說英國脫歐不會發生。那你怎麼看人們說加州脫美不會發生?」

「加州獨立」的活動創辦人馬里內利(Louis Marinelli)表示,他們打算仿效加泰隆尼亞向西班牙爭取獨立的方式,在 2019 年提出獨立公投。

「這是美西第一個出現獨立的聲音,我相信它的影響會非常深遠,」馬里內利告訴《新聞周刊》:「難不成你要說人們在這個最自由的國度裡,沒有權利自己做決定嗎?」

現象反映人民焦慮

雖然「加州脫美」的計畫不太可能真的會發生,但是這個現象確實反應了科技企業對於川普當選一事的震驚,畢竟大部分的人在數個月來都是堅定的反川普派。

下載自路透 Donald Trump supporters cheer as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sults are announced during a Republican watch party in Phoenix, Arizona, November 8, 2016. REUTERS/Nancy Wiechec - RTX2SPH7

▲ 另一方面,在得知川普當選後,川普支持者也在亞利桑那州共和黨的開票派對上歡聲雷動。(Source:達志影像)

寫信公開反川普

今年 8 月,才有 145 名科技業知名人士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批評若是讓川普當選會是「新創界的一大災難」,這份名單包含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Slack 創辦人兼執行長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維基百科》創辦人威爾士(Jimmy Wales)等人。

川普相對於希拉蕊,確實也沒有比較具體的科技政策,雲端數據管理公司 BOX 創辦人兼董事長里維(Aaron Levie)便曾評論川普的政見與矽谷處處作對。像川普限制移民將會對矽谷吸收各國科技人才帶來阻礙,限縮國際貿易的政見對這些跨國企業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川普也不爽矽谷

事實上,川普也沒給這些科技企業什麼好臉色。當蘋果在今年 3 月以隱私為由拒絕協助 FBI 解鎖恐怖分子的手機時,他便批評消費者應該要抵制蘋果來抗衡,並指控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與董事長貝佐斯(Jeff Bezos)利用自家的《華盛頓郵報》,讓亞馬遜公司優先受惠,也譴責電腦公司 IBM 與 Facebook 把大量工作帶到海外的行為。

下載自路透 India

▲ 圖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到矽谷的 Google 參訪。根據整合政治數據科技公司 Crowdpac 指出,大約有超過 2,000 名科技界員工捐錢給希拉蕊,相較來說只有 52 名科技界員工對川普的選舉資金有所貢獻。(Source:達志影像)

喜好反映在選舉捐款上

矽谷與川普的不對盤也反應在政治獻金上。回應政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CRP)的執行董事庫朗侯茲(Sheila Krumholz)說:「希拉蕊從科技產業那大概拿到了 400 萬美元(約台幣 1 億 2,700 萬元),相較起來川普拿到的只是九牛一毛。」

而這「一毛」大概是多少呢?大概是 20 萬美元(約台幣 635 萬元)左右。

無論如何,在川普當選的現在,川普究竟會如何對待這些選前對他極為冷淡的企業,而企業們又該怎麼辦呢?外界也正等著看這兩方究竟要如何交手。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