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特斯拉下半年訂單全面爆發,二線光學股趁勢拚轉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7 月 29 日 0:00 | 分類 Apple , 財經 , 鏡頭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蘋果、特斯拉下半年訂單全面爆發,二線光學股趁勢拚轉機


股王大立光從年初的 3,790 元,飆升至 5,000 元大關。在港股,舜宇光學也一路改寫歷史新高,大漲
1.1 倍,今年在智慧型手機雙鏡頭及車用鏡頭逐漸普及下,全球光學股正在發燒。

「看到光學股,買就對了。」電視台裡每一位分析師都在喊多光學類股,可想而知,投資人近來有多關注新科技明星──光學鏡頭產業。

的確,當初只是傳言拿下 iPhone 8 鏡頭的玉晶光,這一年來已經從 50 元底部,飆升至 7 月的 344 元,漲幅達 5.88 倍,榮登這一年度的台股第一飆股。

光學股全球發燒
手機雙鏡頭成主流  需求加倍

股王大立光從年初的 3,790 元,飆升至 5,000 元大關,漲幅達 31.9%,成為台股站上萬點的重要指標。

不僅台股如此,香港科技舜宇光學,今年以來一路改寫歷史新高,站上 70 港元位置, 大漲 1.1 倍,表現超越騰訊的 48% 漲幅,成為外資機構全面看多的重要標的。

根據里昂證券報告分析,未來除了智慧型手機持續擴增鏡頭數,光學鏡頭在機器人、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物聯網等新領域中正蓄勢待發,特別是汽車駕駛部分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至於與台灣光學鏡頭息息相關的手機出貨量部分,估計 2018 年智慧手機可上看 4.9 億支,若每支手機把雙鏡頭搭載視為標配,加上前後置鏡頭,這部分的鏡頭需求就擴增了一倍以上,這也難怪除了大立光之外,二線光學鏡頭廠商這一波漲勢又猛又急了。

「只要買對,不怕買貴!」東森財經電視台分析師張文赫對於光學股全線飆漲做了最佳注解。他說,從 OPPO R9 系列強調照相手機,一句廣告台詞「照亮我的美」,讓中國手機市場大洗牌,拉下聯想,緊咬華為成為全球第四大品牌。在社群時代,強調直播、美圖的照相手機是手機逆勢成長的重要引擎,這也是為何每一家廠商都在開始主推雙鏡頭模組,不管是 iPhone 7 以長短焦鏡頭做為主軸,還是 LG 5 強調的一大一小為主的廣角鏡頭,或者華為推出徠卡雙鏡頭,「雙鏡頭」顯然已成為新標準配備。

試想,一支只有薄薄 0.7 公分不到的手機裡,卻要裝進 6 片的塑膠鏡頭,這精密程度媲美半導體,幾乎等同於奈米製程,這也是為何一直以來大立光的地位始終難以撼動。

倒是,在蘋果訂單的爭奪戰中,在第二供應鏈的爭奪戰中,儘管玉晶光在測試中良率始終無法拉上來,但對照另一名競爭對手康達智表現更不盡理想。這也讓玉晶光一直被法人預估是最有機會搶到 iPhone 8 鏡頭的門票,讓股價一路看漲。

對多數投資人而言,一張股票高達 500 萬元的大立光,價格門檻太高了,在投資心理上存有很大的障礙。相對之下,技術、獲利能力都落後大立光一大截的二線光學股,又該如何投資呢?

二線廠商尋求突破
中國品牌拉抬  刺激新成長

當初重押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客戶的光燿科,是少數不靠蘋果逆勢躥起的光學股。法人分析,光燿科早期客戶以諾基亞、黑莓為主,隨著這二年轉型成功,不跟別人競爭蘋果訂單,改以 OPPO、VIVO、華為、聯想等中國手機客戶為主,意外收到效果,不只隨著中國手機市佔版圖一同成長,還成為二線光學廠中獲利相對穩健的公司。

目前,光燿科和中國手機廠商合作下,千萬畫素以上鏡頭佔比亦已拉升到四至五成,預估今年 1,300 萬畫素以上產品佔營收比重可望逾 20%,這些都是法人較為關切的重點。

除了押寶中國手機客戶有成之外,光燿科也積極與新客戶如 HP、Amazon 等廠商洽談合作,包括監控系統、3D 感測鏡頭、AR 與 VR 應用等應用裝置,都有機會在未來看到營收貢獻。

事實上,「如何兼具輕薄和高倍數清晰變焦,是手機廠商一直以來所面對的難題。」當 OPPO 在今年 MWC(世界通訊大會)發布首創的 5 倍光學變焦技術,引發全球關注後,高倍變焦就成了業界積極努力突破的方向。

簡單的說,目前塑膠鏡頭在現有手機空間受限下,要做到真正的 5 倍光學變焦還有一定的距離跟難度, 有兩倍光學變焦的 iPhone 7,厚度就達 0.7 公分了,況且是 5 倍光學變焦。法人分析,基於物理性極限,塑膠鏡頭橫霸市場主流多年後,隨著高倍數光學變焦的世代來臨,非球面玻璃技術能否逆轉勝,從日本與中國廠商開始與亞光積極合作下,似乎看到了新轉機。

車用鏡頭大波段好光景
法人看好亞光、淳安、佳凌

汽車市場對於鏡頭的應用是這一波光學股大爆發另一大主因。在香港掛牌上市的舜宇光學,10 年大漲 160 倍,靠的就是提前一步卡位車載光學鏡頭市場。

根據市調機構 IHS 預估,隨著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趨勢成形,與自動駕駛車成為各家車廠兵家必爭,帶動車用鏡頭成為光學元件廠商的新藍海。預估 2018 年車用攝像頭全球出貨量將從 2014 年的 2,800 萬顆,增長至 2020 年的 8,270 萬顆。預料這股全球商機將由今年的 40 億美元營業額,以每年 23.6% 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

亞光則是夾帶著當初雷射測距,和玻璃鏡頭的優勢,目前已經成為多家車廠的合作對象,也是舜宇光學重要的供應廠商之一。

預料未來一輛車至少要搭載 30 顆以上鏡頭,成長力道相當驚人。所以,法人評估目前已經搶下特斯拉和雙 B 高階車種的車載鏡頭訂單的亞光,將會是這一波光學鏡頭最具轉機性的公司。

法人也分析,在二線光學廠商除了淳安因為被中國台商敏實集團借殼,轉入 ADAS 之外,身為玻璃鏡頭小天王的佳凌,是最早跨足到汽車應用領域。另外,從佳凌財報上得知,相機業務的營收比重已經降至五成左右,汽車用鏡頭已經有 10% 營收比重,此外對於安控、運動用相機等比重都逐步拉高中。

在技術能力及塑膠鏡頭領域上,二線光學廠商雖然落後大立光,但由於當前靠著智慧型手機雙鏡頭、3D 感測、車載鏡頭,及機器人視覺應用等,讓整個光學產業需求突然間暴增起來了,這的確帶給光學廠商一次大轉機的時刻;在光學盛世來臨之際,投資人換個角度看看大立光以外的二線廠,或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投資報酬率。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