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家科技廠大買一檔中國再生能源基金,廣達、緯創、可成有何目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21 日 7: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3 家科技廠大買一檔中國再生能源基金,廣達、緯創、可成有何目的?


緯創、可成、廣達 3 家電子製造大廠,近期不約而同宣布投資一檔 China Renewable Energy Fund 中國再生能源基金,總計投資 37.33 億元,一切似乎是為了配合中國嚴控碳排放而來。

▲ 蘋果相當重視用綠電做環保,也要求供應鏈遵循。(Source:蘋果

蘋果強勢主導使用綠電,供應鏈展開布局

電子代工大廠緯創今年 2 月宣布參與 China Renewable Energy Fund 投資,投資金額暫訂 2,680 萬美元(約新台幣 8.04 億元),將分期支付,持股比率 10.72%,6 月金屬機殼大廠可成也宣布用 6,99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97 億元)投資 China Renewable Energy Fund。

同月 15 日,廣達也同樣宣布投資新台幣 8.46 億元,合計這 3 家公司不約而同投資這個名為 CREF 的再生能源基金約 50% 股權。

3 家公司對於這是中國何種基金沒有詳細說明,緯創表示一直十分關注綠能相關投資,且該基金會分次投資,但至目前為止尚未投資;而可成則表示投資該再生能源基金是期望藉此減少「碳排放」,廣達則表示,藉由此項投資期望讓中國製造「更為順利」,對基金投資的標的也沒有細部資訊。

蘋果積極宣示綠能決心,今年全球辦公室已全面用綠電,該公司還宣示下一階段是供應鏈百分之百用綠電,包括和碩跟廣達都已經承諾遵守,而可成也宣布 2018 年底前,蘋果客戶產品線採用 100% 再生能源的積極目標。

由於廣達、緯創、可成這 3 家製造大廠年營收合計逼近 2 兆元,都是蘋果供應鏈大廠,都在中國有龐大生產基地,今年不約而同進行投資相同的綠能再生基金,行動相當巧合。

▲ 中國計劃停售燃油機車,未來電動機車將更普及。

中國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占全球碳排放總量四分之一以上。由於中國簽署《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後,積極推動 2030 年前控管碳排放,讓重工業轉型為低碳工業,此時三大廠紛紛展開再生能源布局,也有相對意義。

中國加入巴黎協定,強制管控碳排量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在股東會表示,中國在電動車政策有很強的執行效率,也因此看好中國電動車成長性。中國限制汽車廠每年需符合一定碳排放量標準,如果達不到,必須要生產足夠的電動車比率來達成標準,所以中國車廠做 100% 能源汽車、也有做電動車,在排碳標準執行強制下,促使中國電動車快速成長,讓中國電動車未來 5~7 年展望樂觀。

中國積極推動電動車成為國家政策,2017 年底全中國電動車約 100 萬輛,是 2015 年的 3 倍。中國預估,當 2050 年時,每千人擁有汽車輛將達歐美的 400 台,以 13.8 億人口推算,屆時將有 5 億輛車,而現在中國的汽車數量是每千人僅 107 台,這說明未來汽車成長力道強勁,對能源需求也隨之提升,為提早準備,中國積極提高電動車比例,並考慮未來停售燃油機車。

中國的做法包括擴大發放電動汽車生產執照,累計至今發出 15 張以上許可證,而福特及福斯汽車等老字號外商也紛紛擬定新的生產計畫,包括福特跟安徽眾泰汽車合資,計劃設立生產年產能 10 萬輛電動車的工廠。

除限制碳排放,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也比預期積極,政府計劃 2050 年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費比率達 60%,其中風能跟太陽能是重要來源,而此次三大製造龍頭也是投資可再生能源基金,與中國政府發展一致。中國也預估未來再生能源價格會上漲一至二成。

中國拚再生能源,2050 年發電占比 60%

空污跟能源不足,是中國拚再生能源主因,目前燃煤占中國總能源消費約三分之一,但這帶來的是龐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為解決一次性空污、能源不足問題,中國積極提高再生能源比例,特別是風能跟太陽能。

中國要怎麼發展再生能源?三個轉型方法是:將高能源密度經濟轉為低能源密度經濟,其次工業跟交通運輸行業電氣化,第三是將再生能源視為未來能源主力,為此中國目標 2030 年要裝風力發電機 10 億千瓦,太陽能發電 11 億千瓦。

為此中國成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NREC),期望在北方建立風能跟太陽能電廠,但難題是如何將發電南送?其次,2050 年中國要達成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比例六成,需加強能源效率、加快電氣化發展(如燃煤取暖改為發電供熱),最後是由重工業轉型為服務業社會。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目標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比率 2020 年達 15%,2030 年達 20%。

▲ 英業達集團旗下英穩達董事長謝瑞海(左一)。

中國 531 事件砍補貼,太陽能半年內將掀關廠潮

不過,中國 5 月 31 日起,宣布下調太陽能補貼金額,減少補貼消息傳出瞬間震撼業界,不少太陽能個股次日大跌重挫。

英業達集團董事長卓桐華認為,雖然 531 事件會讓市場低迷一陣子,但長期是好事,至少可以進入淘汰賽,「太多肉腳在玩,看這一波可否把不健康的淘汰,才有進步的可能性」,卓桐華仍認為新能源對世界有重要意義,希望集團能做出貢獻,但中國太陽能廠商一方面是英穩達供應商,一方面也是客戶,台廠夾在中間,一定得表現更好才能存活。

英穩達董事長謝瑞海說,現在起 6 個月內是最嚴重的時期,這是因為去年中國太陽能安裝量是全球的 50%,補貼喊停將使中國安裝量下滑 30%,而中國以外地區也會觀望,直到供需價格穩定為止,供應鏈需要加速整合,拉高效率。

但為何取消補貼?謝瑞海認為是很能理解的做法,因為中國雖然是全球太陽能安裝最大市場,但價格卻不是全球最便宜,反而是墨西哥或阿布達比這些國家安裝成本低,這是因為其他國家都用招標,中國則是制定採購價,價格相對高,有利可圖,反而讓安裝量爆衝,「長期而言中國也會走向招標」讓有競爭力的公司以競爭力的價格得標,才是國家能源政策發展較為有利的方向。

「未來 3~6 個月低競爭力的業者將會有一波關廠潮」,謝瑞海觀察,短期衝擊全面,中長期則有力於具成本競爭力者拿下最多市占率。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