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 7,000 億元、員工縮編 30 萬人──鴻海帝國怎麼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5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晶片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市值蒸發 7,000 億元、員工縮編 30 萬人──鴻海帝國怎麼了?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 1 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 7,000 億元,半年報的公布,「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14 個月,股價下跌 34%,市值蒸發 7 千億元,70 萬名鴻海股東內心都在嘀咕:鴻海到底怎麼了?

這個疑問,在 8 月 13 日,即鴻海公布半年報的這一天。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 元,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 1.2 元,且第二季鴻海的毛利率 5.6% ,刷新公司上市以來最低紀錄;營業利益率與稅後純益率亦都下滑到近 6 年來的最低點。

這財報數字讓最看好鴻海的分析師──麥格理證券的張博凱,鬆動了長達一年多來的堅持,一口氣把目標價從 200 元調降至 150 元。

跌破市場眼鏡
最看好鴻海分析師  也下修目標價 25%

半年報公布當天,張博凱著手寫了報告,文中指出,鴻海毛利率略低於他預期的 5.9%,而營業費用率大幅增加至 4.1%,則是遠遠高於預期;且營業費用率不僅鴻海本身增加,包括在上海上市的工業富聯(FII),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手機製造廠富智康都顯著增加。「這顯示,經營效益出現所需要的時間,將比我們預期來得久。」

張博凱原本預估 2018、2019 與 2020 年鴻海 EPS 分別為 13.24 元、15.2 元與 19.84 元,如今分別修正至 7.45 元、10.2 元與 12.5 元。

鴻海,年營收新台幣 4.7 兆元,相當於台灣一年 GDP(國內生產毛額)四分之一強的民營企業龍頭。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營瓶頸,他們到底是遇上了什麼麻煩?抑或,裡面有不為人知的內情?

短期挑戰  藉「關燈工廠」 紓解中國勞力成本

鴻海第二季單季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 6.8% 下滑至 5.6%,這導致,儘管今年第二季營收以 1 兆 794 億元,年增率 17%,還創了歷年來第二季的新高,但毛利為 607.9 億元,卻較去年同期衰退了 3.1%。

「毛利率不如預期有 3 個原因:第一,蘋果 iPhone X 備抵存貨損失;第二,中國勞工成本增加;第三,零組件漲價。」元大投顧總經理陳豊丰在最新發布的鴻海報告寫道。

iPhone X 推出以來銷售不如預期,蘋果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價格更犀利的新機,而且確定鴻海依然是主要組裝廠,可望扳回頹勢。

中國勞工成本增加,鴻海生產自動化的「關燈工廠」政策,已經具體反映在集團員工總人數上。短短 4 年間,鴻海員工總人數精簡了 33%,近 30 萬人之多。

零組件,特別是部分半導體與電阻、電容器被動元件漲價,的確讓像鴻海這樣的電子產品製造廠頗傷腦筋。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