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董事長,對馬斯克和特斯拉都是最好的結果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1 日 12:29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卸任董事長,對馬斯克和特斯拉都是最好的結果


塵埃落定,艾隆·馬斯克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和解的要求是,馬斯克必須在 45 天之內卸任特斯拉董事長,並且將在 3 年之內都不得再重新當選。同時個人和特斯拉各繳納 2,000 萬美元罰款,共計 4,000 萬美元,這些罰金將賠償給此次事件中受到損失的投資者。

此外,特斯拉還將引入兩名新的獨立董事,同時成立一個新的獨立董事會,並對馬斯克個人公開言論進行監管,保證其不再「禍從口出」。

那些支持馬斯克的人可以稍微鬆口氣了,好消息是,馬斯克將繼續擔任特斯拉的 CEO 。

(Source:Flickr/OnInnovation CC BY 2.0)

卸任董事長但繼續擔任 CEO ,這和之前有什麼區別?

首先就要從董事長和 CEO 的區別開始說起。

上市公司的實質就是證券市場公開融資募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而背後掌握股票的投資者被稱為股東,股東依據《公司法》享有資產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以及選擇管理者的權利,而股東權利的大小,則取決於股東掌握的股票種類和數量。

(Source:pixabay

全體股東構成公司的股東大會,由於股東數量眾多,股東中也會選出一定數量的大股東代表,來代表股東的權益去管理公司,而這些代表就是董事會的組成部分。

董事會可以視為股份公司權利機構的執行機構,有限責任公司不要求一定設立董事會,但是根據中國《公司法》第 108 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應一律設立董事會。董事會中大家都是股東,但總歸要選出一個人來領導董事會,這個人就是董事會主席,也就是董事長。

董事長可以說是股東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和最高體現。

(Source:pixabay

而 CEO 的全稱為 Chief Executive Officer,意為首席執行長,其實在很多中國企業中我們常說的總經理主要行使的就是 CEO 的職責。簡單的說,CEO 這個職位的實質仍然是給公司打工的,是最高等級的打工者。

此外,CEO 的擔任者可以是公司的創始人,可以是董事會成員,也可以是職業經理人等,職位和權力僅在董事長之下,你可以想像和古代的宰相有些類似,或者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目前來看對 CEO 的稱呼在中國國內是比較濫用的,經常會和總經理、總裁等職位混用。此外我們在日本企業中經常看到株式會社的字樣,其實就是日本股份公司的叫法,社長一般即指 CEO ,代表取締役則是指董事長,會長更多是名譽職位,有時候也會兼任代表取締役即董事長。

一般來說,CEO 需要對董事會負責,做為首席執行長,CEO 執行的決策理論上都是要保障股東的利益。

(Source:阿里巴巴

對於 CEO 和董事長的認知,很多人平常並不會仔細去看。舉例來說,阿里巴巴現任的 CEO 就已經不是馬雲而是張勇,馬雲現在任董事長,而一年以後董事長的職位也將交棒給張勇。

有時候關於其實企業真正「誰說了算」這個問題,在現實中還要更加複雜,比如華為的現任董事長是接替孫亞芳的梁華,而華為的創始人和 CEO 則是任正非,儘管梁華是董事長,但從華為的管理角度來說,任正非仍然是說一不二的角色。

▲ 馬丁·艾伯哈德。(Source:By Nicki Dugan [CC BY-SA 2.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此外,企業的創始人並不一定會長期擔任 CEO 。直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艾隆·馬斯克並不是特斯拉的創始人,真正的創始人是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他也是特斯拉第一任 CEO ,後來因為和做為大股東的馬斯克產生分歧而離開特斯拉。

對於企業來說,創始人、董事長、 CEO 是個複雜而經常變動的關係,Google 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也長期沒有擔任公司的 CEO 和董事長,而是在 2001 年找來職業經理人艾立克·史密特(Eric·Schmidt) 擔任董事長並兼職 CEO ,直到 2011 年史密特卸任 CEO 由佩奇接任,並在 2017 年卸任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執行董事長。

根據哈佛商學員教授,創業問題專家諾姆·沃瑟曼(Noam Wasserman)的調查研究,在 1990-2000 年共 212 家創業公司中,超過 50% 的創始人在拿到風頭後的第 3 年就不再擔任 CEO 了,而第 4 年的時候,約 60% 的創始人已經從公司出走。

對馬斯克和特斯拉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實際上,儘管很快要辭任董事長並引入新的董事,但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大股東這一點不會改變,同時特斯拉也離不開馬斯克,他依然會繼續擔任 CEO 並處理特斯拉大大小小的事情。

他的決策能力和個人魅力仍在,「挺馬派」支持他的人也依然不少,比如特斯拉的董事會仍然對馬斯克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馬斯克的行事風格肯定會要有所收斂,也是 SEC 想要達成的目的。

SEC 聯合主任 Steven Peikin 就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馬斯克的處理結果是為了防止市場秩序進一步被破壞,此外還有保護特斯拉股東的利益。

而從結果上來說,這或許已經是馬斯克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之前華爾街分析師曾表示馬斯克繼續擔任特斯拉 CEO 的機率只有 25%,馬斯克的繼續留任,已經是超乎不少人預想的事。

對於特斯拉來說,馬斯克沒有卸任 CEO 更是不幸中的萬幸,英國巴萊克銀行在一份「訴訟擔保」說明中分析了馬斯克個人對特斯拉的溢價能力,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130 美元。也就是說,儘管今天特斯拉股票大跌了 13.9%,但從長遠來看,特斯拉也長期受益於馬斯克個人作為「創始人主導的多個行業顛覆者」這一光環下。

另外,馬斯克的特斯拉也並沒有二把手的準備,汽車行業諮詢師 Ian Beavis 表示,馬斯克並沒有在特斯拉內部培養接班人。儘管外界早有呼聲希望馬斯克在特斯拉設立一個 COO(首席營運長)來幫助馬斯克執行決策和管理團隊,並幫助特斯拉汽車提高產量。

但事實上特斯拉不像蘋果一樣有庫克,到現在為止都是馬斯克背著特斯拉獨自前行,這很偉大,也很危險。

這也加劇了特斯拉尋找一位新董事長的難度,特斯拉並非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汽車大企業,領導層也很容易變動,高層的頻繁離職讓特斯拉和馬斯克的綁定越來越深,沒人會比馬斯克更懂特斯拉,也沒人能在特斯拉騎到馬斯克頭上。找到一位在汽車行業有經驗的高層來擔任董事長去面對馬斯克,這對於特斯拉的董事會是個大難題。

(Source:Flickr/Lee Simpson CC BY 2.0)

牆倒萬人推,破鼓萬人捶。顯然這件事的影響不會因為馬斯克和 SEC 的和解而立刻消除,可以想到之後的一段時間,各種落井下石的消息還會接踵而來,不僅僅是馬斯克個人,包括特斯拉甚至 Space X 都會受到唱衰的影響。

馬斯克要想扭轉這一段時間自己負面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悶頭做事,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正所謂多說多錯,風光無限的時候都把你的話都奉為金句,落井下石的時候,曲解和斷章取義也並不少見。

不過,現在馬斯克或許只想坐著自己的火箭去太空靜一靜。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teve Jurvetson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