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廢令上路滿月,紙板廠面臨斷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限廢令上路滿月,紙板廠面臨斷料


10 月 4 日環保署修訂「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針對廢紙進口加嚴管制,也就是俗稱的「限廢令」;如今,政策上路滿月,負面效應卻逐步浮現,造紙廠原料被卡關,恐被迫停產,限廢令正在侵蝕國內紙板產業走向空洞化。成立 54 年的廣源造紙董事長謝廣源說,從未想過政府會管制原料端,擔心以後也會走向士林紙業的命運,停止生產起家事業。

去年初中國祭出洋垃圾禁止令,有媒體報導,中國不要的洋垃圾都轉移到台灣來,引發國內譁然,逼得環保署緊急修訂限廢令,拉高廢紙進口門檻,只有「牛皮紙、紙箱紙與瓦楞紙」、「已漂白的化學紙漿為主的紙」兩種品項才准予進口;至於舊報章雜誌要進口,則須事先申請審查。

廣源已有脫墨設備  不解先在海外漂白規定

餅乾盒、面紙盒、禮盒所用的紙板原料,來自於廢棄脫墨紙、舊報章雜誌兩大類型,但是在限廢令當中,並未針對「脫墨紙」有所規定,形成灰色地帶,連帶影響到造紙廠進口原料。年營收 30 億元的廣源造紙,原本有兩批 500 多噸的日本脫墨紙,遭到海關拒絕入關,「我們庫存只有一個多月,如果原料無法進口,就會斷料。」謝廣源憂心忡忡地說。

廣源副總經理謝東隆強調,脫墨紙就是辦公用紙,是很乾淨的廢紙,並非外界想像,骯髒雜紙或垃圾;但是海關認為,必須要漂白後才能進口,「可是我們工廠就有脫墨設備,為何一定要在日本做漂白呢?」對此, 環保署廢物管理處回應說,新法上路確實碰到執法磨合期,會再與關務署釐清問題。

▲ 限廢令讓廢紙進口變得困難。

台灣紙業自 1960 至 1970 年代快速發展,當時紙板廠商有十多家,90 年代進入成長緩慢期,隨後外來紙廠加入,讓國內競爭壓力增加以及環保與原料成本墊高。造紙產業歷經洗牌,就連台灣造紙始祖的士林紙業,即使從日治時代就開始做白紙板,也面臨生存困境,前年關掉桃園產線,轉移到越南。

根據造紙公會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白紙板廠商剩下 3 家,包括永豐餘、廣源與正隆,國內一年紙板需求量約 45 萬至 50 萬噸,若用每噸行情約 1.4 萬元估計,台灣紙板年產值約 63 億元。顯然國內紙板包材需求仍具一定規模,只是,外在環境變化造成廠商經營不易。

謝東隆不平地說,廣源是拿到 5 次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的公司,排出去的廢水,還可以給農民灌溉,「我們都做到環保高標準,如果因為政府(環保)政策被迫無法生產,情何以堪。」

國內紙張回收量減少  無法滿足造紙廠原料需求

其實,環保署的限廢令,目的是希望造紙廠可以優先購買國內廢紙,照顧以回收為生的弱勢族群。不過,造紙公會曾表示,由於國內整體大環境對紙張需求下降,連帶讓回收量跟著減少,國內的廢紙量無法滿足廠商產能。

永豐餘分析,國內廢紙垃圾含量太高,造紙廠必須要額外支付廢棄物處理費用。言下之意,國內廢紙原料很難讓造紙廠「拿好拿滿」,若政府沒有適度放寬國外廢紙限制,恐怕會讓國內白紙板產業面臨危機,最終變成「被」進口替代,台灣市場拱手讓給中國、南韓與印尼等紙板廠。

對此,造紙廠下游的印刷業者也很擔憂。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葉振璧說,如果台灣白紙板產業消失了,只能被迫進口,國外紙板每噸貴 100 至 200 美元,新增成本完全要由印刷業吸收,根本就不能轉嫁;此外,從國外進口也會有交期問題,從中國進口,到港最快也要一個多月,無法應付急單,最後變成印刷業間接受害。

工業局官員則說,目前業者可改用其他原料,例如舊報紙雜誌,就可以進口。只是,此一途徑須事先審查,跑完流程起碼 4 個月,幾乎緩不濟急。姑且不論限廢令實施,對台灣環境有何助益,卻已對國內產業形成阻力。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為廣源董事長謝廣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