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賺錢也沒有未來?日本社會的窮忙悲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16 日 9:42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怎麼賺錢也沒有未來?日本社會的窮忙悲歌


是枝裕和作品、今年在坎城影展官方競賽單元獲得金棕櫚獎榮耀的《小偷家族》,深刻描繪社會低層的悲歌──這群以「偷」為羈絆的家人是社會最弱勢的一員,他們缺乏關心、不受世人關注,對外人來說,偷竊這樣的行為也許可恥,可是我們卻從來沒想過,他們一切身不由己的故事,有多少外人未必知道的苦衷。

談到日本(Japan),也許對大多數民眾來說,總是傳遞一種現代且進步的象徵,但隱藏在光鮮亮麗外觀下的,卻是許多窮忙掙扎的無奈──大多數上班族正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面對無止盡的勞務,他們放棄了休閒生活、犧牲健康,甚至連成家的慾望,也成了當前最難以想像的幸福。

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

(Source:Flickr/Ray in Manila CC BY 2.0)

日前,日本自民黨秘書長二階俊博強調,鑒於日本嚴重少子化的危機,「選擇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此話引起許多日本民眾議論。事實上,這樣的問題除了反饋嚴重的老化危機,貧窮問題也成了待解煩憂。

事實上,雖然日本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當年創造的經濟奇蹟讓日本歷經 20 年衰敗仍然能保持完美的體系,安倍晉三更努力致力於經濟復甦。然而實際上,日本的貧困、窮忙問題,卻真實地與日俱增。

日本勞動人口的五大階層

(Source:pixabay

《japantimes》報導,社會學家橋本健二將日本的勞動人口分為五類。最高級的為業主階級或老闆,人數約為 250 萬人,占總工作人口 4.1%,平均年收入為 600 萬日圓(約台幣 160 萬元)。

第二層為新中產階級人員,人數約為 1,285 萬,占所有工作人口的 20.6%,包括行政、工程和高等教育工作人員,平均年收入接近 500 萬日圓(約台幣 135 萬元)。

第三階層為正式員工,也是最一般的上班族,共約 2,200 萬人,占工作人口的 35%;第四層之傳統中產階級由中小企業組成,共約 800 萬人。

而最底層的員工,是沒有正式聘書的約聘人員,數量高達約 930 萬人,占總工作人口 15%。正常來說,正式全職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工會聯合會等組織的保護,但非正規之約聘員工幾乎沒有什麼保證,進而爭取加薪或獲得福利。

他強調,幾乎所有兼職員工都屬於下層階級,「幾十年來他們的規模已經擴大,並成為一個固定的階層,而且在這個充滿詬病的制度上,他們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橋本健二說,最大的問題是,「一旦一個人被雇用為約聘員工,即使他們換工作,也很難擺脫約聘的身分,因此即使經濟好轉,下層階級人民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改善。」

企業為節省成本  終身職制度已恍如隔世

(Source:Flickr/Akuppa John Wigham CC BY 2.0)

日本獨特的招聘問題,讓許許多多一開始以約聘性質求職的員工,之後很難覓得正職的機會;同時,許多公司已嚴重削減中層管理職職位。

根據統計,2005 年時,40 歲的正職員工中有 26% 擔任部門主管人物,但 10 年後的 2015 年,擔任主管人的比例僅剩 20%。專家強調,「但真正讓窮忙人愈來愈多的主因,還是很大一部分人在大學畢業後被迫從事約聘工作。」

主因在於企業不想擔太多責任,也能減少公司整體的人事成本開銷。

真正的狀況是,日本已經不再是我們想像的繁華富有的社會,歷經了「失落的 20 年」,一家企業願意聘請一個員工一輩子的狀況早已恍如隔世,取而代之的是泡沫經濟後,以派遣公司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崛起,這種非典型的員工也許薪水並不算低,但經年累月未獲保障的結果,已經面臨崩潰的臨界點。

一名 45 歲男子受訪時表示,他大學主修工程學,但畢業後卻找不到全職工作,於是他只好從事一項非正規的臨時工,這也讓他隨著年紀增加,愈來愈難轉行,未來前景也更堪慮。

日本正出現獨特的「7040」現象

十幾年過去,正職的員工已經成家立業,有完善的制度和保障;但還有一群人只能勉強餬口,扣掉各種生活的開銷、房租、水電,有時連看電影和朋友吃飯都得忍痛拒絕,最後朋友不約了、社交生活沒有了,他們只對人生感到絕望。

這一群體的困境,引發了所謂「7040」的問題:40 歲的孩子還和 70 歲的父母住在一起。

專家強調,在日本社會,許多年輕人目前還在依靠父母的養老金生活,而這樣的狀況以女性最明顯。根據統計,40~50 歲還與父母同住的單身女性中,有 66.8% 同時依賴父母的儲蓄和收入,只有 26.6% 依靠自己賺的錢生活。

然而,在政府編制相關的數據,這些人卻不會算為貧窮人口,因為收入統計是由家庭而非個人計算,橋本健二說,「40 歲還被撫養與 10 歲被撫養的定義來說是一樣的」。

可悲的是,一旦父母過世,這些人會被迫面臨嚴重的生活問題,屆時引發的龐大社福體系動盪,恐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壓力。

(Source:Flickr/Urawa Zero CC BY 2.0)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