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腳亭攜手壽司郎賣珍奶,一次開 500 據點攻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7 日 10:16 | 分類 公司治理 , 食品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歇腳亭攜手壽司郎賣珍奶,一次開 500 據點攻略

很難想像,台灣珍珠奶茶在 1990 年代進軍日本後,成績始終未起,近期卻因日本高中女生帶起的社群打卡風潮,讓珍奶瞬間暴紅,日本媒體 NHK 更形容,「未來將是珍奶世代」。

光是在東京原宿的表參道周邊,就有 30 多家茶飲店,包含春水堂、KOI Thé、鹿角巷等台灣業者插旗。當業者忙著找店面,卻有家茶飲店一次開出逾 500 個據點,成為在日本擁最大通路的台灣茶飲品牌。

它,是年營收超過 20 億元、插旗 18 國的歇腳亭(Sharetea),而快速布局的祕密,竟是攜手日本最大的迴轉壽司業者壽司郎。

7 月 18 日,在東京舉辦的記者會,壽司郎社長水留浩一站在台上,與聯發國際董事長、歇腳亭創辦人鄭凱隆(見首圖)宣布,將在日本 523 家壽司郎門市,販售聯名款的珍珠奶茶。

「我們把台灣的珍奶,原汁原味帶進來!」水留浩一認為,珍奶在日本將成為大眾飲品。

日本經營門檻高
用聯名快速打入當地市場

對歇腳亭而言,這是叩關日本的敲門磚。「我等於一天可接觸壽司郎的 41 萬名來客數,迅速打開知名度」,鄭凱隆說,雙方採品牌聯名合作,由歇腳亭提供熟食珍珠等原料和技術,壽司郎員工在店內製作茶飲。

他坦言,此次合作,利潤並非優先考量,看中的是行銷,未來,當握有珍奶的消費數據,也將成為門市選址的依據。

「一次打出 500 個點,很聰明,畢竟在日本開實體店,速度快不起來。」珍奶供應商、金樂客國際集團總經理林東信解釋,由於房東對外籍設限,台灣知名品牌採代理或合資模式擴張,在營運階段,還得面臨高人力成本、食品法規等問題,「日本的經營門檻,比起歐洲和美國市場還要高。」

但,歇腳亭憑什麼獲得青睞?

鄭凱隆回憶,去年 10 月,水留浩一在台灣歇腳亭門市喝到珍奶,有意帶進日本。「他們起初是打算引進原物料來賣,但我說,這不見得是好的開始。」他向對方說明,日本消費者已經認知到珍奶來自台灣,壽司郎得透過品牌聯名,才能取信於消費者,這分析讓對方點頭。

不過鄭凱隆沒想到的是,要做日本人的生意,比想像中還要難。雙方的磨合期,長達 10 個月。

一開始,為了符合日本的食品安全規範,歇腳亭在屏東找尋食品廠,斥資近億元打造全新的熟食珍珠生產線。

壽司郎食品控管嚴格
要產線員工至少洗手 1 分鐘

原以為一切準備就緒開工,對方卻開出要求:所有出產的珍珠外型大小要一致、重量要一樣,就連顏色也要相同。

「我們嚇一跳,珍珠有些微不同,這很正常,但日本人會認為,這是品質不穩定。」聯發國際董事長室執行特助謝煒廣說,工廠花了 3 個月,來回研究製程,「報廢的珍珠,比出貨的還要多!誰能想到生產珍珠還要對色卡?」

之後,壽司郎幾乎每月從日本派近 10 名員工到屏東訪廠,他們身上揹著約 20 萬元的生菌數檢測機器,一次就是待 3~4 天,每天從早上到半夜,檢驗流程細節,就連洗手,也要求至少洗 1 分鐘。

當時歇腳亭回覆日方,會請員工看時鐘,或用傳統計時器來判斷洗手秒數,統統遭日方否決。最終,透過感應式倒數計時器,手在空中一揮就開始計時,才讓日方滿意。

10 個月來,工廠員工因壓力過大,引發離職潮,流動率超過三成。「許多人就抱怨說,要求太多,為何要做到如此?」鄭凱隆坦言,要一次打出 500 個據點,得承擔一定的代價。

好不容易符合壽司郎標準,但這只是第一步。歇腳亭跟餐廳通路合作,同業認為,這有曝光優勢,卻也隱藏風險。

下半年將開實體門市
區分品牌定位是一大關鍵

一名業者表示,歇腳亭在日本無門市,品牌概念較模糊,此次聯名合作,意味著它將與壽司郎的平價定位綁在一起,「當未來自己拓點,可能會產生品牌定位難以區分的難關」。

而今年下半年,歇腳亭將在日本開實體門市,透過現煮珍珠、現萃茶,提供與壽司郎門市差異化的產品和價位區間;但這也代表,之後若壽司郎想擴大更高階的產品線,雙方合作該怎麼找平衡,將是挑戰。

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系特聘教授楊聲勇則提醒,當壽司郎的拓展腳步加快,歇腳亭身為合作方,將比其他業者迎戰更大舞台,這不僅攸關品質控管,也考驗著品牌的經營能力。

(作者:李雅筑;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