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罵央行關起門開會,研究:不是愈透明愈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8 日 17:00 | 分類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別再罵央行關起門開會,研究:不是愈透明愈好


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專案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央行透明化蔚為風潮,過於頻繁的對外溝通似乎弊大於利,台灣央行已適度揭露外匯業務,未來進一步透明化的效益,應審慎評估。

中央銀行因為專業度高,且不像其他財經部會,頻繁地舉辦記者會、進行各種政策宣導,總給社會大眾「高冷」的形象。

央行過去的神祕作風,背後其實有理論支持,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專案研究計畫「央行透明化與溝通是否愈高愈好?」(作者為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網資小組專員楊淑雯、陳倩如)內容便指出,國際間央行早期普遍認為,貨幣政策是門高深的學問,若讓大眾參與討論,只會降低政策的有效程度。

基於這樣的想法,早期央行不會對外討論貨幣政策決議與背後思維,更遑論提及未來的政策動向,甚至央行對外溝通的語言都晦澀難懂,秉持「少說為妙」的原則。

但隨著理性預期理論獲得重視,推翻過去央行決策應保持神祕的傳統思維,研究報告指出,貨幣政策主要透過市場預期來影響就業、所得與通膨,在理性預期的思維下,各國央行開始認為,若市場能正確預期貨幣政策,則貨幣政策最為有效,從此之後,透明化成為主流趨勢,溝通政策也成為央行的重要工具。

觀察現在國際作法,不只早早預告開會時間,會後也有說明決策考量;台灣方面,央行理監事會的會後記者會更是全程直播,且將記者會資料、簡報放在網站,提供給金融業、學者專家甚至一般民眾參考。

不過研究報告建議,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央行增加溝通與提高透明化立意良善,但有最適水準;央行的透明化程度太高、過於頻繁對外溝通,會帶來太多且紛雜的資訊,反而無法提高政策有效性。

這份研究報告最後也做結論,台灣央行已適度揭露外匯業務的透明化,未來進一步透明化的效益應審慎評估;特別是外匯相關活動資訊的透明化措施,確實有助於與各界溝通,但須有所限度,否則過度透明化,反而會使央行的政策效果受到不利影響,甚至加重市場不安。

(作者:潘姿羽;首圖來源:By Solomon203 (Own work)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