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 Q4 看樂觀;德儀出走不影響明後年業績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31 日 16:15 | 分類 財報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大聯大 Q4 看樂觀;德儀出走不影響明後年業績


大聯大 10 月 30 日舉辦法說會,會中重點為,第一,第 3 季毛利率受客戶大量採購壓低利潤所致,從上季 4.40% 降至 4.25%,但因財務成本明顯下降挹注,EPS 達 1.06 元,優於上季與去年同期;第二,展望第 4 季,大聯大營運較過去樂觀,主要受到手機、CPU、台系品牌、5G 業務為主要成長動能;第三,受去美化影響,台系品牌切入中國廠商,帶來不錯拉貨動能;第四,德儀(TI)收回代理權一事,公司認為,對大聯大來說,將持續開發自己的價值,對於明、後年營收獲利與股利配發都不會受到影響。

大聯大為亞洲及全球最大 IC 通路商,第 3 季產品組合來看,核心元件約佔 29%、類比與混合訊號 IC 約佔 22%、分離元件與邏輯 IC 約佔 14%、記憶體約佔 19%、被動元件約佔 5%、光學元件約佔 8%、其他約佔 3%。

大聯大第 3 季營收 1,408.21 億元,季增 9.01%、年減 6.35%,毛利率 4.25%,不如上季 4.40%,主要是因客戶大量採購壓低利潤所致,EPS 1.06 元,優於上季 0.97 元與去年同期 1.02 元。業外支出部分,相較上半年各單季約 4 億元降至 2.48 億元,主要係降息影響下,使財務成本下降,加上利息收益、匯兌利益等進帳所致。

公司認為,第 3 季已明顯擺脫營運低潮,儘管相較去年仍有壓力,但已較上半年營收年減幅度 8%~9% 縮小到 6.35%,主要是傳統旺季仍旺,包含 CPU、手機、5G 基礎設施等帶來動能。

展望第 4 季,大聯大認為進入傳統淡季後,通常營收將季減高個位數,但今年可望縮小季減幅度,營運較為樂觀,主要是手機、CPU、台系品牌、5G 業務為主要成長動能,且預計將維持成長動能到明年第 1 季,存貨水位也會下降。

法人說明,大聯大前三大代理客戶約佔三成,其餘則分散,總共 300 餘家,而供應鏈指出,部分台系廠商受惠去美化影響、進入中國廠商供應鏈,因此出貨狀況表現較佳。

目前市況來看,大聯大表示,目前看到 5G、手機、CPU 狀況好,加上大聯大代理很多產品在這幾塊業務,同時上半年貿易戰後,許多需求被壓抑,而隨新款產品推出,需求後續幾季預期將會被激發,包含終端產品在主打顏色、性價比等作法,確實有指標性作用,後續或許貿易戰雙方會更清楚表態,也會對後續市況更明確。

若以銷售地區(出貨地)而言,第 3 季中國佔營收比重約 80%,台灣則為 10%,其他 10%。中國增加 1~2 個百分點。客戶別中,中資客戶約 51%,台資客戶則從上季 36% 增至 38%,主要受到手機代工業務增加所致。

至於先前 TI 收回代理權,明年底將與大聯大分手,公司表示,不評論單一客戶情況,但就代理商角度來說,原廠銷售與透過代理商都有一定比例,對大聯大來說,將續開發自己的價值,每季也都推很多新產品,且員工人數約 16%,也就是 900~1000 位是研發人員,加上代理產品複雜,公司也透過 FAE 服務市場,因此對客戶來說,代理商具一定價值。

然就實際營運影響上,大聯大表示,TI 佔集團營收約 10%,而大聯大也持續代理其他原廠,可以配合客戶要求出貨,因此認為明後年營收與獲利影響都不大,且股息發放的狀況也不會受影響。

法人也持續關心,其他原廠是否也會有相同狀況發生,大聯大認為,目前沒有收到相關訊息,同時,也有很多同類型的廠商積極爭取這塊業務,至於有多少量可以從 TI 完全轉換到其他廠商,端看客戶的判斷與需求,但相信他們會綜合考量。

大聯大先前也發行特別股 2 億股,每股 50 元,募資 100 億元,公司說明,預計 60% 用於子集團營運,以增加財務周轉率,盼提升市場占有率,另 30% 預計用於數位轉型,包含香港的智慧倉儲也已經完成,廠區擴大、人員減少,盼未來甚至能建立生態系統,提供更好服務,料明年可看到具體的業務計畫與成效。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