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材塗層一路做到水晶體,奈米醫材穩居全球龍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16 日 8:3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財經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醫材塗層一路做到水晶體,奈米醫材穩居全球龍頭


全球每年約有 2,700 萬次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隨著白內障患者年齡層逐漸往下降,眼科商機愈發蓬勃。在台灣,就有一家公司跨足國際市場,在人工水晶體及植入系統占有一席之地。

奈米醫材是台灣唯一研發與製造白內障手術用、人工水晶體及植入系統的廠商。一半時間在美國、一半時間在竹北的總經理 William Lee,用小鑷子夾起只有 6 公釐的人工水晶體,說起奈米醫材的故事。

1989 年,奈米醫材董事長樂亦宏在美國成立高階醫材表面處理公司 AST Products,專門做醫療器材的塗層。William Lee 解釋,外科醫生將導管插到人體裡面,表面需要潤滑性的塗層,否則導管材質多是鐵或塑膠,很容易拉到病人的組織,必須盡快進去、出來,塗層還不能殘留在身體裡面。

▲ 奈米醫材是台灣唯一研發與製造白內障手術用人工水晶體及植入系統的廠商。

潤滑塗層  保護人工水晶體

由於白內障手術日新月異,眼睛開刀手術傷口愈來愈小,要把 6 公釐的人工水晶體放進 2.2 公釐的手術切口,只能把人工水晶體摺疊起來,使用植入器放入切口中,再讓人工水晶體展開。

因為必須保護人工水晶體在植入器內摺疊起來不會受到任何損傷,進入切口後展開的過程中也不能被刮傷,這時潤滑塗層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原本全球最大眼科專業藥廠、人工水晶體龍頭愛爾康,使用潤滑性添加劑,後來發現會隨著水晶體進入眼睛、導致術後發炎,1995 年因此找上了 AST,雙方一起合作研發了 3 年,AST 技術移轉給愛爾康後,讓愛爾康成為業界的黃金標準。

AST 後來又發明出更多的塗層應用,目前在全球醫療器材塗層市占率第 2 大,眼科醫材塗層更是全球第一大,拿下將近 5 成市占率。

William Lee 回憶,2011 年,他剛在美國醫療器械學會做了人工水晶體與植入器歷史與現況報告,「樂博(樂亦宏)跑來辦公室,說台灣要來招商,我們有什麼項目可以做嗎?我回答,那我們做人工水晶體吧。」

William Lee 解釋,一個人工水晶體需要一個植入器,一個植入器就需要潤滑塗層。之後奈米醫材成立,在 2011 年成為第一家進駐竹北生醫園區的公司。當時剛剛落成的竹北生醫園區還相當荒涼,樂亦宏、William Lee、研發長曾文助,3 個人就輪流新竹、美國兩地跑,回台灣時索性住在公司裡面,「當時整棟大樓都沒有人」,回想起來雖然辛苦,不過小公司的好處就是,不像大公司做決策需要花太多時間,「畢竟沒有去做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

產品多樣化  取得歐盟認證

人工水晶體分兩大類,親水性與疏水性,奈米醫材一開始就選擇高階疏水性產品研發,並把美國一家公司的技術移轉過來,2013 年成功開發出人工水晶體及植入系統,陸續取得歐盟 CE、美國 FDA 認證,以及台灣上市許可。奈米醫材再百分之百投資美國 AST Products。

近 2 年,奈米醫材又開發出更多產品,包括預載式人工水晶體植入系統取得歐盟 CE 認證、取得台灣上市許可並納入健保,以及散光矯正型人工水晶體取得歐盟 CE 認證、取得台灣上市許可並納入健保。

William Lee 說,可以把人工水晶體想像成與眼鏡或隱形眼鏡一樣,走向多功能,從目前市場 8 成以上使用的單焦點,到閃光片、多焦點,連全焦段的人工水晶體,奈米都已成功開發出來。

包括植入器也開發出不同種類,以前的植入器是由醫生先把人工水晶體折疊放入植入器,而預載式人工水晶體因為已經事先把水晶體放置在植入系統中,減少了醫師手術前要自己動手裝載人工水晶體的程序,更降低潛在感染風險,能夠讓手術時間縮短,是新一代產品的趨勢。

一直以來,奈米醫材以研發為主,到了去年,該有的「菜單(產品)」都已經準備好了,現在要把焦點從研發轉到行銷,努力銷售與提升知名度。

▲ 人工水晶體只有 6 公釐大小,與眼鏡或隱形眼鏡一樣,也走向多功能。

研發有成轉行銷  長線看好

目前植入器與水晶體占公司營收 15%,塗層占營收 85%,塗層在美國製造,植入器與水晶體則在台灣製造。

當然,潤滑劑塗層仍是奈米醫材的營收主力,William Lee 說,現在白內障手術切口愈來愈小,從以前 3.6 公釐,到現在一般 2.2 公釐,最小已經到 1.8 公釐,隨著人工水晶體愈薄、切口可以更小,塗層就不能太厚,以免隨著水晶體植入眼睛裡時把塗層刮出來,留在眼睛裡面。而且,親水性水晶體必須放在水裡面,會導致塗層脫落,又必須用水蒸氣滅菌,會把塗層破壞掉。奈米醫材也已經克服,是唯一成功做出預載式親水性植入器塗層的公司。

奈米醫材去年營收 4.2 億元,去年前 3 季 EPS(每股稅後純益)1.89 元,法人認為以公司多年在美國累積眼科相關專業技術與經驗,並擁有高階植入式眼科醫材與光學設計開發團隊,以及完善的醫材品質生產體系,目前眼科革命經濟產業才剛剛開始發酵,長線趨勢對奈米醫材營運相當有利。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