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狂發債,Fed 出手只為壓抑債息?黃金、房產看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7 日 11:15 | 分類 理財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政府狂發債,Fed 出手只為壓抑債息?黃金、房產看俏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16 日確認央行的鴿派立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聲明暗示,直到 2023 年為止聯邦基金利率都趨近於零。分析人士直指,Fed 干涉市場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把利率維持在超低水位以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這對投資人來說,究竟代表什麼意義?

Barron’s 16 日報導,R.J. O’Brien 常務董事 John Brady 認為,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關係,可能將因此重返 1951 年「財政部─聯邦準備協定」(Treasury-Federal Reserve Accord)簽訂前狀態。這份協定奠定 Fed 的獨立性,解除 Fed 自二戰起必須將一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維持在 0.375%、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維持在 2.50% 的任務。當時聯邦債務也達 GDP 的 100%,時任總統的杜魯門(Harry Truman)將政府的利息費用視為「國安問題」。

美國經濟學家 Allan Meltzer 在研究央行歷史的《History of the Federal Reserve, Volume 1》書中指出,杜魯門當時也對二戰後的通縮問題憂心忡忡,並認定 Fed 的貨幣政策錯誤百出。杜魯門最終認為,通膨是削減二戰後債務重擔的唯一解方。Brady 直指,這是 Fed 在近代史中遵循菲利普斯曲線(US Phillips Curve),深信低失業率將帶來通膨的起因。

Brady 斷定,Fed 跟財政部的關係又趨緊密,歷史上其實有前例可循。雖然目前的名稱不同,例如「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等,但本質都差不多。所謂現代貨幣理論,指的是政府以本國貨幣貸款的額度沒有上限,倘若債務貨幣化(debt-monetization)引發通膨,只要透過加稅、縮減支出等財政緊縮政策,即可順利壓制。

Rosenberg Research 創辦人 David Rosenberg 認為,Fed 承諾要將利率釘在地板,意味著投資人應買進黃金。另外,成長股等長期投資,以及住宅不動產等對利率敏感的產業,也應是零利率的受惠族群。

值得注意的是,MarketWatch 報導,美昨財政部最近公布,8 月聯邦預算赤字正式突破 3 兆美元關卡,預計本會計年度結束時(9 月底)將觸及 3.3 兆美元。

MarketWatch、路透社報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6 日決定按兵不動,暗示至少到 2023 年為止聯邦基金利率都會趨近零,同時警告倘若國會未於疫情期間額外推出財政刺激方案,經濟恐將面臨風險。

FOMC 會後聲明指出,未來要升息至少有兩個條件,一是就業恢復極大化(maximum employment),二是通膨已攀升至 2%,且「即將在一段時間內溫和超出 2%」。

鮑爾於會後記者會重申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是「大家此生以來最為嚴重的景況」,基於這些原因,Fed 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實施「所有」(full range)振興措施,當中包括每個月購買 1,200 億美元公債、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MBS),直到經濟已經復甦很久為止(far along in its recovery)。鮑爾並說,經濟恐將持續面臨失業壓力,以及租客因付不出租金遭驅逐、房屋遭法拍的風險。他警告,倘若沒有額外的財政刺激方案馳援,經濟勢必會留下傷疤。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Federalreserve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