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35 年人均 GDP 翻倍難度高,多數人賺得少花得也少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18 日 7: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人力資源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國 2035 年人均 GDP 翻倍難度高,多數人賺得少花得也少


中國社科院最新發民調顯示,有高達 44.4% 的中國受訪民眾指出,過去一年內,他們只花了 1,000 人民幣在休閒消費開支,也就是說,每人每月平均的玩樂基金只有 83 人民幣,相當於只夠買兩套麥當勞安格斯厚牛培根堡套餐。

對此,部分專家分析,如果對照中國總理李克強 6 月指出的,中國有 6 億人口的月收入只有 1,000 人民幣。那麼,社科院這份民調所彰顯的是:中國大多數人不僅賺得少,基本開銷以外的花費也少,且貧富差距問題可能相當嚴重。他們說,這都打臉官方宣稱之「中國從今年起已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里程碑。

此外,雖然中國近期的出口表現亮眼,呈現出擺脫疫情陰霾、經濟復甦的榮景,但檢視中國所設定之內、外雙循環的發展主軸,外循環上,中國經濟未來恐難逃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趨勢的負面衝擊。而內循環面,中國內需市場在人民賺得少、花得也少的影響下,如何拉抬成長力道,也構成挑戰。

再加上,勞動市場出現結構性矛盾、以及少子化、人口老齡化和嚴峻的失業前景若無法有效解決,專家說,官方要力爭在 2035 年邁入中等發達國家,也就是,要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倍增到 2 萬美元,此難度亦非常高。

(Source:Flickr/Mussi Katz CC BY 2.0)

民調:四成民眾年均休閒消費在 1,000 人民幣以下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社科院發布調查顯示,過去一年內,中國國民年均休閒消費為 5,647 人民幣。其中,個人休閒消費開支 1,001~3,000 人民幣占 22.7%,3,001~5,000 人民幣占 10%,5,001~10,000 人民幣占 11.1%。11.8% 年休閒消費開支超過 10,000 人民幣,卻有高達 44.4 % 一年休閒消費開支只有高收入族群的十分之一、1,000 人民幣以下。

如果以此民調結果為樣本,放大與中國 14 億的總人口對比,這代表有 6.2 億人每月只有 83人民幣的玩樂基金,也許只能上上麥當勞、多買兩套安格斯厚牛培根堡套餐。

另有 3.2 億人每年則有 3,000 人民幣以下,相當於每月約 250 人民幣的玩樂基金,或許可以上上餐館,吃頓中高檔的牛排大餐。

唯有 1.6 億的富人族群才有高於平均值的休閒消費,手邊每年有上萬人民幣的餘錢可花在娛樂消遣。

中國真的脫貧了嗎?

對此,台灣中經院副研究員吳明澤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從這份民調可看出,多數中國民眾仍著重基本生活消費,少有休閒娛樂消費,且低收入人口的占比仍高,再加上貧富差距嚴重,實在讓人很難相信中國已全面脫貧,也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階段。

他說:「(民調)代表說,其實中國大部分人口所得還是很低,所得分配惡化其實非常非常嚴重,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雖然最低工資每年都在漲,但勞動者所得相對被剝奪感越來越重,因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勞工所得雖然有成長,但成長速度遠低於資本家所得的成長速度,且物價也在漲。」

吳明澤說,333 原則是小康社會基本的評估準則,意即,一般小康家庭會將收入三分之一花在維持基本溫飽的生活開銷,另外三分之一儲蓄,最後三分之一才是生活享受和休閒娛樂的花費來源。

除非大多數的中國人只賺錢不花錢,否則此民調顯示,中國可能有超過六成人口(約 9.4 億人)每年的休閒花費都低於 3,000 人民幣,代表過得僅能糊口,實在很難稱得上是富足的小康社會。

因此在此消費力道下,中國未來要靠擴大內需來支撐經濟,很多分析人士都不表樂觀。

也因此,中國規劃要在 2035 年邁入中等發達國家,也就是要將人均 GDP 從現行 1 萬美元翻一倍到 2 萬美元,吳明澤也認為難度相當高。

改革開放前,中國於 1987 年人均 GDP 只有 230 美元左右,直到 2019 年才將人均 GDP 衝到 1 萬美元,這等於花了 40 年才達到此里程碑。

吳明澤說,中國要在未來 15 年內,將人均 GDP 再翻一倍達 2 萬美元,這代表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都要維持在 5% 左右。他說,以中國現今的經濟體規模來看,依照大型經濟體的經驗,成長速度通常只會隨年遞減。因此他說,中國要年年維持 5% 的經濟成長,很難,除非中國官方透過擴大政府投資來補足每年成長率不足處。

另外,吳明澤指出,從恩格爾係數也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是否已達富足程度。係數代表糧食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的恩格爾係數已從改革開放前的約 70% 降至 2019 年的 28%,代表整體社會都已達「富足」程度。

中國官方失業率低估

不過,吳明澤說,中國的諸多數據都有美化灌水或特殊的計算基礎,可信度都有令人質疑處。

例如,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下降,10 月約在 5.3%,疫情過後的失業已經漸漸好轉。但吳明澤認為,此數據嚴重失真。

他說:「中國失業率不可能只有 6%~7%,應該至少有 10% 以上,10%~15% 覺得都有可能,因為確切的農村數據是調查不到(農民工的失業)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現在中國外商離開的狀況其實頗嚴重。」

新冠疫情的影響和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帶動下,外商退出中國市場的規模和速度若持續加大,對中國就業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覷。據吳明澤觀察,目前中國高校以上之高階人力的失業率較高,基層人力仍呈短缺的態勢,失業率較低。

中國目前有兩類失業率數據,一是由失業者主動登記的數據,但因大多數人前往登記的意願不高,因此失業率數據嚴重失真。另一種失業率是根據政府當局在城鎮進行的調查取得的失業率,不過只針對城鎮就業人口,未計入來自鄉村進城工作廣大的農民工。因為,按照中國當局的解釋,農民工既使失去了城鎮的工作,也仍可以返鄉務農耕作,身分只是從「工人」轉回「農民」,因此,不算失業人口。

在此前提下,中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王長城評估,中國的失業率就算加計失業的農民工,應該也只會略為爬升至 7% 左右。

他說,中國的失業率還算溫和,勞動市場受到少子化和老齡化社會的影響,人力供給總體來說越來越短缺。尤其就業市場受到產業轉型的影響,出現結構性挑戰,也就是說,因為部分產業轉型升級後,所需的技能不同,使得有些工作找不到好手,而有些失業者也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有工作找不到人的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有人找不到工作也就是他不能適應產業升級這類新技術發展帶來的需求,所以,這個結構性矛盾目前是中國的勞力市場的主要矛盾。」

王長城說,中國政府已經透過就業培訓來提升求職人才的技能,以解決此結構性矛盾。

(Source:shutterstock)

貧富差距加劇?

針對中國的貧富差距,王長城則說,中國過去靠「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策略帶動消費,也因此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因此,未來中國要靠擴大中等收入階級來刺激和帶動消費增長。

至於如何拉抬中等收入階級?王長城說,一是增加財產收入,二是透過要素市場化的配置,包括人力、資本、技術和數據的鬆綁,使其更符合市場行情,且鼓勵創新來帶動附加價值的增加,以提升老百姓收入。

不過,股票投資和房地產是大部分中國民眾財產收入最根本,但針對房價,根據中國社科院另一份報告的結論顯示:中國樓市上漲神話已破滅,「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過去了」。這似乎為中國人民未來財產收入的可能增長帶來挑戰。

根據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專案組於 12 月初發表的《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顯示,已有 20 個城市的房價自歷史高點以來的下跌幅度都超過 10% 以上,包含 6 個京津冀城市(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石家莊、邢台),3 個北部灣城市(北海、防城港、海口),3 個山東半島城市(濟南、青島和淄博),大灣區城市 2 個(肇慶、清遠),成渝城市群城市 2 個(眉山和南充),中部城市 2 個,滇西城市 1 個,黔中城市 1 個。

對此,王長城說,他相對樂觀,因為中國不動產要大幅走跌的可能性不大,他說,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價有支撐,還有漲勢。過去三、四線城市的確蓋太多、出現不少鬼城,但他說,房地產商已經受到教訓,不會再往這些需求平坦的城市投資,再加上,政府正積極號召全國各地學習湖南省長沙市的房產調控機制,會把房價下跌的空間維持在 3%~7% 的合理範圍。

至於中國討論了十多年的延遲退休政策,今年也似乎有了落地的苗頭。

延遲退休恐引發民怨

對此,王長城說,這主要是為了因應養老金提撥不足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他說,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市場衝擊不大,因為老人所擔任的職務,年輕人無法馬上取代,因此,無排擠效應。

他說:「延遲退休除了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慢慢地越來越短缺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養老金的支付壓力越來越大,因為人均壽命在延長。」

台灣中經院的吳明澤也表示同意,他說,隨著人均壽命延長,人會越來越晚退休、退休金也會越領越少,這是一個全球的趨勢,中國也不例外。他說,在中國,延遲退休年齡只會放緩人事的升遷速度,但據他的觀察,中國職場的干部階層都很年輕,所以,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他提醒,延遲退休必然會引發極大的民怨,台灣之前推行軍公教年金改革時的經驗即為一例。

針對延遲退休的討論,中國網民透過微博的發言大多已怨聲連連。

一位網友糾正:「不是退休,而是延遲領退休金。明顯偷換概念。」

另一位網友則批評:「這就是人血饅頭啊……要不我們都不交(養老保險)了,攢點錢養老?」

還有一位網友嘲諷地問:「利益集團要開始瘋狂割韭菜嗎?」

看來,中國未來如何改革養老金制度不僅會影響其財政的健康,更可能帶來維穩的政治挑戰。

(本文由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