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與 AMD 天價併購案,半導體產業大洗牌,竟都針對英特爾而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19 日 1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晶片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Nvidia 與 AMD 天價併購案,半導體產業大洗牌,竟都針對英特爾而來?


環球晶 11 月 30 日宣布以 45 億美元併購世創電子(Siltronic AG),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 7 樁重大半導體併購案;總計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併購金額已經接近 1,300 億美元,超越 2015 年時的高峰,再次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 IC Insights 統計,2015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總併購金額為 1,077 億美元,而今年光是加總前 6 大規模半導體業者併購金額,即達 1,250 億美元,若再加上最新的環球晶併購案,今年半導體併購金額已經穩居歷年來最高。

以環球晶 45 億美元的併購金額來看,雖然排不上今年併購的前 5 名,但無損其對產業重大意義。首先,環球晶將透過這宗併購,從全球第 3 大躍升為第 2 大矽晶圓供應業者,規模將僅次於日本信越。

併購改變生態從合作變競爭

其次,矽晶圓需求不斷上升,而除了傳統矽晶圓以外,隨著氮化鎵與碳化矽等業界號稱第 3 代半導體應用的興起,相關晶圓材料的供應也成為熱點。世創電子已經先行在相關產品進行布局,尤其是 GaN-on-SiC 產線也接近完備,環球晶剛好可以把相關產線接收,直接擴大其矽晶圓產品布局,增加產品組合。

分析這波史上最高金額的半導體產業併購潮,可以從 3 大面向觀察。

首先,就是 3 大半導體廠將從過去的相互合作模式,進入短兵相接的競爭關係,進一步帶動市場重新洗牌。

▲ 英特爾是今年半導體併購潮的風暴中心。

所有的併購都有著類似的目的,不是為了補足自家產品線不足的部分,就是追求大者恆大,掌握市場話語權。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希望藉併購取得的市場目標與英特爾產品線高度重疊,那就是要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伺服器平台:輝達的 GPU 產品在以 AI 運算為主的雲端伺服器中擁有極高占比,但輝達一直有想擺脫 x86 生態,進而自立門戶的心願。

對輝達來說,也不想一直寄人籬下,依附包括英特爾或超微甚至 IBM 等處理器架構而存在,透過掌握安謀(ARM)生態,逐步將自己的封閉規格轉化為市場標準,進而主導市場。

超微則是希望透過收購賽靈思(Xilinx),擴大自己的處理器平台影響力。未來賽靈思 FPGA 產品預設的推薦搭配方案就能排除英特爾,轉而推廣超微自家的處理器產品,整體運算加速架構與平台都能在超微一次購足。一方面挖英特爾牆腳,一方面又擴大自家的市場基礎,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一招。

第 2,英特爾無疑是造成今年併購潮的最大原因之一。超微併賽靈思,以及輝達併安謀、邁威爾(Marvell)併 Inphi,雖然產品線不同,但目標都很一致,就是要從不同角度打進英特爾把持的伺服器運算領域。

多數併購案與英特爾有關

至於英特爾把 NAND 產品部門賣給海力士,更是英特爾主動把不賺錢的部門甩掉,專心對抗來自輝達與超微的挑戰。海力士則是坐享漁翁之利,吃掉英特爾產能直接坐上全球第二大 NAND 供應商寶座。

就目前來看,除了第 6 大併購案,也就是海力士併購英特爾 NAND 記憶體事業,是由英特爾想切割既有事業部門的結果,其餘輝達併購安謀、超微併購賽靈思、邁威爾併購 Inphi,最大目標都是為了打入英特爾主導的伺服器領域,甚至亞德諾(ADI)買美信(Maxim)及英飛凌(Infineon)買賽普拉斯(Cypress),也都是要針對未來的雲端運算、5G 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需求而來,間接或直接與英特爾產品線相關。

英特爾過去就是主打幾乎多數產品都能在自家得到解決方案,同時英特爾品牌與生態都具備極大優勢,在相關方案強強相幫,市場地位也得以穩固。但自從英特爾市場地位鬆動,居次的業者自然想要上位取而代之,輝達與超微的整併金額在 2020 年分別居一二名,意義也在此。

換言之,除了亞德諾併購賽普拉斯是為了擴大汽車電子市場元件的占有率,重疊性較低外,今年半導體產業併購金額中有千億美元規模都與英特爾產品線有高度相關,要說英特爾議題主導今年併購潮爆發,一點也不為過。

最後,如果不以股價,而是以業績來看今年的幾大併購案,其實有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被併購者通常在業績成長方面優於收購者。

英特爾 NAND 快閃記憶體業務和 Inphi 的 2019 年營收成長率均超過了 20%,賽靈思也在 2019 年拿到 11% 左右成長,比收購方超微不到 5% 的成長表現要好不少;那麼,為什麼業績好的要委身於業績表現比自己弱的呢?這恐怕就是要回歸股價表現了。

股票交易成併購新顯學

從主要的幾家收購者來看,股價表現都明顯優於被收購者,比如說超微的股價至今上漲超過 85%,輝達股價超過 500 美元,市值更達創紀錄的 3,000 億美元,相較之下,安謀以及安謀母公司軟銀表現都差強人意。

影響所及,以股票直接收購的方式也占大部分收購金額。強勢的股價成為超微與輝達這類收購者最好的收購武器與誘因。

輝達 400 億美元收購安謀,超過一半金額,也就是 215 億美元部分會以股票實現,其餘才是現金。超微 35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則是百分之百以股票進行股權交換,看到超微近年股價的蓬勃發展,賽靈思自然也樂意成交。而邁威爾併購 Inphi 也有約六成使用股票支付,亞德諾則是與超微同樣完全使用股票進行支付。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JiahuiH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