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當沖滾量成常態,小資族莫把投機當投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4 日 17:30 | 分類 理財 , 證券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股當沖滾量成常態,小資族莫把投機當投資


台股 1 月成功站上 16,000 點,單日成交量新台幣 3,500 億元、4,000 億元大量屢見不鮮,當沖金額占比逾三成是重要原因。專家說,當沖是投機,小資族千萬不要把投機當投資。

受中國股市泡沫化崩跌及國際油價重跌影響,台股 2015~2017 年間呈現罕見的長期量縮整理,不但集中市場單日成交值 500 億至 800 億元成為常態,更有單日僅 400 多億的窒息量出現。

為了活絡台股,財政部當時推出當沖交易稅減半政策,並經立法院 2017 年修正通過證交稅條例修正案,將當沖交易的證交稅率,從原本的千分之三降為千分之一點五,實施一年至 2018 年 4 月 27 日。後來經立委提案,再度修法延長 3 年 8 個月,將至今年 12 月 31 日。

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資料顯示,2019 年 5、6、8、11、12 月,偶有零星幾個交易日當沖金額占比逾三成,其餘各月均低於三成;不過 2020 年每月統計單日當沖成交金額占比則多在三成以上,8~12 月指數突破 13,000 點並頻創新高下,台股更是如「當沖樂園」般,幾乎每天當沖交易占比均達三成以上。

以 1 月 4~26 日交易內容來看,單日當沖成交金額占比最低 31.05%、最高則逼近四成的 38.46%;若以台股集中市場單日成交量 3,500 億元估算,投資人每天在股市殺進殺出的當沖交易金額高達 1,100 億至 1,350 億元,資金流動量及股票周轉率相當可觀。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與世界各國股市相較,台股當沖比率算是排名很前面,尤其當沖交易稅減少後,許多搶短投資人更熱衷當日買進賣出的當沖交易,台股集中市場單日當沖占比逾 35% 已不稀奇。

陳奕光分析,因為台股自去年 7 月後不斷創高,每天逢高獲利了結賣壓頻頻出籠。搶短做多投資人常擔心次日開盤大跌,做空投資人又擔心次日開盤大漲,因此當沖交易盛行,當天買進殺出,「不留倉」沒有股票部位。

他解釋,2019 年新增開戶數約 33 萬戶,2020 年台股新開戶數增加 66.2 萬戶。而 2020 年股市投資人特色是年輕化,20~30 歲高達 123 萬人;投資人年輕化的操作方式中,資本小的當沖比率提升,採取低成本、指數高檔不留倉策略,帶動周轉率提高,也使投資變成投機。

陳奕光直言,股神巴菲特賺錢就是因為他不做短,2020 年台股震盪,一個月內高低落差平均 1,100 點,指數上上下下,不是每個人都抓得住股市脈動,搶短賺錢其實並不容易。

他引述統計資料顯示,全體當沖客 2020 年賺約 270 億元,但卻需再支付 435 億元手續費給券商,再繳證交稅 225 億元,賺錢的當沖客只是少數;其中,大戶為獲得證券商退佣,有些做 10 億元可退佣達數萬元,這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當沖,和散戶當沖一定要押對方向才賺錢,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以短線當沖操作為主的陳先生指出,股市投資有人喜歡低接做波段長線,有人喜歡追高搶短做當沖或隔日沖,只要了解自己的操作習慣或模式,做長做短並無所謂對或錯。

他表示,長線波段重基本面選股,短線交易則視量能、消息面及技術面,各有其選股依據;而當沖或隔日沖交易,雖有累積交易成本拉高的問題,但卻避免了資金積壓的成本及心理壓力,可避免盤後「二顆子彈」、或美國「911 恐怖攻擊」等突發性利空,有其避險效果,也可讓投資人睡個好覺。

換個角度來看,台灣證券交易所主管表示,台股來到高檔,當沖避險比例也自然提高;若是橫盤整理,當沖比可能就沒那麼高。例如有些投資人當沖鎖定占大盤權值比重最高的台積電一檔股票,但平盤下卻不做當沖,可見避險意味十分濃厚。

證交所主管認為,台股在萬點之上已成常態,當沖避險比率自然提高,在唯量是問的前提下,有量就見當沖避險,不必過於擔心。

(作者:潘智義、張良知;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