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除了可可、鋅,每種原物料都陷入結構性短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04 日 12:35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高盛:除了可可、鋅,每種原物料都陷入結構性短缺


去年底就看好原物料啟動多頭循環的高盛直指,此波除了可可、鋅,每種原物料都陷入結構性短缺市場。

MarketWatch、Benzinga 3 日報導,高盛由分析師 Jeffrey Currie 帶領的團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疫情封城,損害服務及商品的消費活動,希望刺激經濟、阻止病毒蔓延的家庭及政府,則創造了額外需求。報告稱,可從重分配政策(Redistributional policies)、環保政策(Environmental policies)及供應鏈變通計畫(Versatility in supplychain initiatives)三面向理解原物料市場現況。

高盛直指,本次原物料多頭是由需求帶動、而非供給。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已經出現變化,舉例來說,美國跛腳鴨國會通過 9,500 億美元財政刺激方案,歐盟倡議環保,中國則加速庫存重建循環。不只如此,拜登政府也努力在國會推動 1.9 兆美元疫情紓困計畫。

除此之外,中國、美國都已加快腳步,強化關鍵供應鏈的防禦工事。中國已在考慮限縮稀土出口,白宮則在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出現後,下令檢查美國供應鏈究竟哪些環節較脆弱。

報告稱,這些市場的供應商雖力追需求,至今卻未趕上,這引發需求帶動的通膨壓力,就連石油也是。原物料是需求增溫、美元與通膨下降的關鍵連結,這也是為何原物料是通膨最佳避險標的的主因。

紐約商業交易所 4 月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 3 日勁揚 2.6% 收 61.28 美元。追蹤美國能源類股的 SPDR 能源指數基金(Ener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3 日同步上漲 1.47%,收 49.85 美元;年初迄今已勁揚 31.53%。

路透社專欄作家 Andy Home 1 月 5 日撰文指出,高盛 2020 年 11 月 18 日就預告,這僅僅是「原物料長期結構性多頭的開端」。展望 2020~2029 年,類似 2000~2009 年推動原物料多頭的力量,有望再次出現。

為何會做出這麼大膽的預測?高盛當時認為,全球政府同步減碳所創造的資本支出循環,有機會追上 2000~2009 年由新興市場帶頭的支出狂潮,這不但會直接撼動銅等金屬的需求,對就業市場、原物料出口國也將帶來乘數效應。

高盛直指,全球政府都暗示,充分就業、增加低收入戶所得,是疫情結束後的關鍵。財富重新分配,對原物料有正面效果,因為低所得家庭通常會花掉更多額外獲得的收入。不只如此,薪資增加也會促使人們加速成家,有利需要大量原物料的營建及家具用品。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