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零組件缺料狀況依舊嚴峻,在 PC 市場訂單供不應求下,華碩(ASUS)在 2021 年第二季仍有亮眼業績,合併營收(台幣,下同)1,203.76 億元、季增 11%、年增 42%,稅後純益 113.7 億元、年增 114%,毛利率 21.4%,營益率 11.2%,每股盈餘 15.3 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在產品的營收組合方面,華碩第二季 PC 與零組件分別占 62%、35%,手機則微升至 3%。華碩聚焦如電競產品、創作者系列等高度成長的品類上,營收有相當高的比重來自電競產品,手機產品則在第二季首度達成單季損益兩平。
由 2021 上半年營運成果顯示,華碩的 PC 出貨量年成長 40%,高於市場的 31%,其中常規筆電成長 15%~20%、電競筆電成長逾 50%、商用與教育筆電逾 120%。
Chromebook 在這 2 年成長率相當高,但在 2021 下半年的成長動能已有下降,如美國、日本對 Chromebook 需求已經滿足一定程度,包括東南亞、印度甚至台灣仍因疫情推動的數位學習而有需求,長期來看新興市場的成長動能將能接上。
過去華碩對於商用市場投入較少,目前已將事業單位獨立出來並持續打穩基礎。商用筆電的發展策略會因客戶需求、訂單型態、標案條件等與其他筆電不同,華碩在過去 2 年積極布建商用筆電生產架構,預期明年上半年可在部份國家投產,目標要在 3 年內取得一席之地,將採衝刺出貨量的策略以追求經濟規模。
華碩觀察到,第三季訂單需求強勁、第四季訂單能見度也高。通路庫存水位普遍還未回升到疫情之前的一半,一般為 10~12 週,但美國市場的庫存水位已經回復,是比較特殊的例子,整體來看下半年仍有需求。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指出,零組件缺料狀況依舊嚴峻,華碩估計仍有 20%~30% 的缺口,缺口還是在 IC 上,包括電源 IC、邏輯 IC 以及小型 IC 等,半導體供應鏈增加幅度仍落後需求,華碩具有研發能力會以不同策略因應。
展望第三季營運,華碩預估 PC 部分出貨季增 15%~20%、年增 10%。然而零組件部分,回顧第一季因為數位貨幣帶來額外需求,也為毛利率貢獻 1%~2%,屬於機會財;目前板卡市場已經回歸正常,預估出貨季減 5%~10%、年增 10%。
(首圖來源:華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