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的供應鏈造成全球經濟混亂,但是港口堆積如山的貨櫃可能是個警訊,企業瘋狂拉貨下,可能會把情勢推向另一個極端,從產品大缺貨變成大氾濫。
Quartz 3日報導,方舟投資(ARK Invest)明星操盤手伍德(Cathie Wood)警告,業者雙重下單、甚至三重下單,下定貨品超過實際需要。一旦假期旺季過去,公司將供給過剩,價格壓力降溫。
Sentieo彙整的財報會議紀錄顯示,分析師開始推敲轉折點,拿雙重下單的問題轟炸企業高層。德國矽晶圓大廠Siltronic執行長Christoph von Plotho表示,該公司無法滿足客戶的全數需求,業者下定數量也許超乎所需。
汽車零件商Altra Industrial Motion財務長Christian Storch也說,客戶不希望在2022年重演2021年的局面,從漫長的交貨期看來,他們雙重、三重下單。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執行長Kurt Sievers指出,一些車廠在等待部分零件時,先打造了未完工車輛,要是很多公司採用此種策略,一旦取得關鍵零件後,某些項目的生產將起飛。
車隊管理商Platform Science創辦人John Kennedy直言,僅管無法預料短缺潮何時逆轉,庫存膨脹幾乎無可避免。他說,大家別忘了,每次產品荒過後,接著就是氾濫期,用另一種方式搞垮大家。
產品氾濫會引發通貨緊縮,是當前高漲通膨的相反面。美國聯準會(FED)不願對供應鏈瓶頸採取行動,但坦承產品短缺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導致供需失衡、推升價格。然而,滿山遍野的庫存會從另一個方向打擊物價,突顯了決策者的難處。央行官員決定升息冷卻經濟時,也許正是雙重下單的供給氾濫潮開始壓抑價格之時。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