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肥 3 年賺一倍後,台灣雪球股大戶傅君玉布局「深度成長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5 日 7:45 | 分類 理財 , 證券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肥 3 年賺一倍後,台灣雪球股大戶傅君玉布局「深度成長股」


3 年多來在台肥獲利近一倍,已邁入 67 歲的傅君玉,探索自己的極限,這次要挑戰「深度成長股」。

2018年8月《今周刊》第1132期,封面故事專訪了價值投資大戶傅君玉(見下圖),他首度對媒體分享台肥的投資心得。當時的傅君玉,持有台肥超過2,500張,平均成本41元,迄今累計從台肥領到每股8.8元的現金股利;台肥股價如今也上漲至71.8元,整體算來,累計報酬率達96.5%。同一期間,加權指數漲幅55.8%,充分印證了傅君玉「慢慢走、比較快」的投資核心理念。

▲ 曾經在寶雅獲利4倍的傅君玉,研判麗豐-KY有機會重演「寶雅模式」。

近日,《今周刊》再度專訪傅君玉,除了回顧檢視台肥的投資績效,還談及他最近投資布局狀況。

「3年多前我大力加碼台肥,是基於保本領息的出發點」,傅君玉回顧當年投資邏輯,「台肥土地資產如果真實反映在財報上,每股淨值可達150元以上」。他強調,「我把台肥當成房地產投資,手上不少台肥股票也交付信託,真的慢慢變成『不動產』了!」

然而,傅君玉對台肥的「慢飆股」投資心法,看來輕鬆簡單,實則知易行難。因為過去3年來,飆股、妖股滿天飛,給價值投資人帶來極大的誘惑與干擾。

傅君玉透露,自己有一位資質極佳的徒弟,原本持有台肥200多張,「也是2018年就跟著我投資了。抱了兩年多,今年他看到海運股一路飆漲,終於受不了,就賣一半台肥持股轉戰長榮,去當航海王。」幸運的是,「他運氣好,有賺到錢,長榮停利後,又馬上把台肥買回來。」

對這位徒弟,傅君玉沒有太多苛責,「年輕人對短線價差誘惑比較難以抗拒,我年輕也曾這樣過,畢竟,心法易學,心魔難除。」但在過程中,傅君玉仍然不忘提醒他,投機要保持高度敏銳性,「見好就收,見壞更要收!」

他接著指出,「3年多前我探討台肥投資邏輯時,《今周刊》編輯形容台肥是『深度價值股』,雖然這個詞是你們創的,但我認為相當傳神!」延續這個觀念,傅君玉也再度分享近來在台股市場的研究新方向,對於這個方向,他以「深度成長股」形容。

傅君玉進一步解釋:「如果說『深度價值股』,是指股價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公司;那麼『深度成長股』,意味它的未來成長潛力,並沒有被市場發現或認同,導致於股價被嚴重低估。」

在這位資深大戶的眼中,研究「深度價值股」的難度遠低於「深度成長股」。以台肥為例,土地資產資訊極為透明,而台灣的房價與土地價格因為實價登錄之故,也非常透明。所以估計台肥的內在價值,「只要拿起計算機按一按,其實沒有什麼學問」,他打趣說:「投資台肥就好像考選擇題,而且還可以open book(看書作答)。」

相對的,「深度成長股」的難度高很多。首先,公司的「未來」沒有客觀準確的資料可循,在判斷上需要加入很多預測與想像的成分。其次,投資人必須花更多的心力追蹤公司的業績與發展動向。所以,「投資『深度成長股』就好像考申論題,拿高分的要領在於邏輯清晰、論述明確、結論果決。」

至於標的,「我認為,我目前投資的麗豐-KY,應該就有機會成為『深度成長股』!」過去兩年來,傅君玉為家族操盤的基金累計已買進麗豐-KY高達2.4%股權,如果把傅氏家族持有的麗豐-KY視為單一法人,持股比重可擠進前十大股東之列。

傅君玉這次是如何演繹麗豐-KY這道困難的「投資申論題」?他的邏輯思考脈絡,對有意搜索長線成長股的投資人而言,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謝富旭;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