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疫情受控前通膨難降、解除川普對中關稅有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5 日 8:59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葉倫:疫情受控前通膨難降、解除川普對中關稅有差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認為,控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壓制通膨的關鍵,在疫情受控前,通膨恐將持續維持在高檔。

英國金融時報、Politico等外電報導,葉倫14日接受CBS《Face the Nation》訪談時表示,經濟、通膨的發展其實掌控在疫情手裡,通膨能否降溫取決於抗疫進展。許多勞工其實仍對工作場所的染疫風險感到憂慮,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跟封城及遠距工作新型態息息相關。

葉倫表示,美國民生必需品(例如汽油、雜貨)的價格確實大幅攀高,然而一旦經濟走出疫情陰霾,人們勢必會外出用餐、旅遊、對服務業花更多錢,商品的需求也會恢復正常。另外,勞工供給則備受疫情打擊,勞動參與率下滑、至今仍未恢復。

被問到開放更多移民能否解決缺工問題時,葉倫表示,移民牽扯到許多議題,當前缺工困境,其實也跟某種類型的勞工短缺脫不了關係。她說,高技能的職缺比低技能多,因此教育、訓練非常重要。

葉倫預期,若疫情能獲得控制,二手車、汽油等商品價格的飆升態勢,應該明(2022)年下半有解。

葉倫並坦言,若能移除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進口品課徵的關稅,應能對通膨產生些許影響。她表示,「關稅一般都會推升國內物價」,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正在重訪跟北京政府敲定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就曾表示,會跟北京貿易官員針對2020年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進行「開誠布公」的對話。

美國勞工部11月10日才剛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率高達0.9%、超出經濟學家原本預期的0.6%。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及能源價格後,核心CPI也月增0.6%、高於經濟學家原本預期的0.4%。若以年增率來看,10月CPI跳增6.2%,創接近31年以來新高,是聯準會(Fed)預設目標(2%)的三倍以上。

這意味著,薪資增幅完全跟不上物價漲幅。根據勞工部11月5日公布的10月非農業就業報告,平均時薪月增0.4% (大致符合經濟學家預期)。這遠不如CPI月增率(0.9%),代表減去通膨的實質平均時薪其實是月減0.5%。10月平均時薪的年增率也只有4.9%,扣去通膨後,平均時薪實際上年減了1.2%以上。

民調不利民主黨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ABC 14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70%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經濟狀況不佳,其中38%認為「狀態糟糕」(poor),約半數責怪總統拜登(Joe Biden)帶來高通膨。

調查顯示,若原定明(2022)年的國會期中選舉現在就舉行,46%的選民表示他們會支持共和黨議員、43%會支持民主黨。

美國10月CPI大漲,恐讓拜登政府的社福支出預算案陷入泥沼,民主黨的溫和務實派、激進革新派達成共識的機率似乎愈來愈低。Barron’s 11月10日報導,重建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目前在參議院進入「協調程序」(reconciliation process),採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Grant Thornton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表示,協調狀況目前並不是很樂觀。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預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顯示,將緊急兒童照護稅額抵減展延四年(此乃協調談判重點),成本約為4,000億美元。Swonk說,這跟能夠提高生產力的基建支出不同,資金直接挹注家庭,對通膨有更為立即的影響。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Federalreserv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