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矽島」台灣最不可忽略的全球區域貿易協定,當屬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這個美國自新年伊始即將啟動的地區戰略,為什麼台灣半導體產業占據要角?一張圖讓你搞懂。
2021年12月6日,美國鄰近華盛頓特區的北維吉尼亞州,展開一場以泛太平洋為主題的論壇。聽來像是一般性的交流,沒想到,現場竟能看到來自白宮、五角大廈,貿易代表等重要前任與現任官員紛紛出席!
另外還有許多美國知名學者,如以「軟實力」理論聞名的大師奈伊(Joseph S. Nye, Jr.)也現身,海外受邀人士則多來自日韓。
當天參加的一位南韓前外交官安豪榮,在自己專欄文章透露,該論壇中談論主題,雖涵蓋北韓核武等議題,最引人注目的,卻是「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印太經濟架構」是什麼?為何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彙整近期拜登白宮聲明,以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的公開說法,印太經濟架構是美國針對貿易便利化、科技標準、供應鏈韌性與數位安全等的全新主張,計劃與印度與泛太平洋地區國家夥伴尋求共同合作目標,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啟動。
雷蒙多更直指,美國暫時無意加入CPTPP,目前希望積極啟動的是印太經濟架構這類合作。
而這樣的區域協定,也不同以往於多在談市場開放、關稅優惠的傳統區域貿易協定,而是瞄準供應鏈整合與資訊交流。
從這裡就可看出,美國藉此新架構展現的企圖心,也就是透過區域整合,解決現在全球最頭痛的問題:供應鏈短缺之亂。
而美國當下最重視的,自然是這兩年全球車商鬧晶片荒下,最在意的半導體供應鏈整合。
半導體業版圖攤開看,就知美國急著找夥伴
其實,攤開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市場版圖來看,美國雖近年製造外移,因為仍掌握關鍵技術專利,有47%市占最高;其次則是南韓20%,日本與歐盟各占10%,台灣也有7%,中國則是5%。
從這張圖可看出,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國家,來自印太地區的,除中國外就占了三個:韓、日、台,自然而然成為近年抗中意識高漲的美國、印太新架構所要拉攏的對象。
而事實上,2021年11月起,美國便密集派出商務部長、貿易代表等官員,到各國洽談印太架構合作,首先就瞄準日、韓。
根據日媒《每日新聞》、韓媒《阿里郎》等報導可發現,雖然美國與印太地區的供應鏈整合可以牽涉許多產業,實際針對此架構的會談重點,都少不了半導體。
甚至,像是馬來西亞,雖然在半導體業整體市占仍不顯著,但由於是全球晶片封測重鎮,在該領域市占已超過一成,因此也被美方鎖定為印太經濟架構潛在夥伴,在11月18日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領軍到訪洽談。
英特爾吃味台積電,對印太戰略結盟投變數
然而,當美國號召亞太夥伴們進行供應鏈整合,某種程度等於是讓台灣等地半導體業者和美國本土業者結盟,難保之間不會發生矛盾。
畢竟不少同業是競爭關係,更別說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rick Paul Gelsinger),最近對美國政府投資台積電到當地擴廠,公開表態反對,顯然很吃味。
到底這個新經濟架構,對台灣產業發展將帶來何種影響?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該樂見其成嗎?
「台灣參加這個架構,當然好,但別忘了這是美國起頭,思惟必然是美國優先!」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受訪強調,美國這幾年大喊反中,但是排除中國只是一個過程與手段,最終目的,仍是尋求美國本土的供應鏈自主,以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而當美國扶植的本土半導體廠商崛起,雖可能有和台灣合作的地方,但也大有可能變成競爭關係。
劉大年呼籲,國內政府與相關業者,最好花時間多看看美國白宮2021年6月,針對國家經濟安全做出的「百天供應鏈審查報告(100-day Review)」,了解對方想從半導體業掌握什麼?是否和自家業者的商業機密相關?
若是,未來在美方以供應鏈整合為由,要求台灣業者提出資訊請求時,尤其要小心謹慎。
此外,中國雖然因近期與美國「交惡」,被美國排除在外,卻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依舊占有重要角色,如電動車與5G相關晶片需求,中國就是不可忽略的大市場,台灣業者也沒必要放棄。
劉大年認為,台灣業者仍需想清楚未來夾在中美大國之間、可以扮演的角色。
日、韓布局經濟安全戰略,台灣呢?
由此看來,地緣政治,也已成為日、韓、台供應鏈業者,未來想生存必修的一門學問。確實,中美大國相爭,對其他小國來說已帶來新的挑戰。
不過,當美國大喊國家經濟安全重要,確實說明了此議題在全球疫後新變局的重要性,而日、韓最近也已展開布局。
如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2021年10月才上任,首要創舉就是增列經濟安全大臣這個新職位。而南韓外交部則在12月也宣布設立經濟安全外交中心,主要任務便是解決供應鏈風險與海外結盟。
至於台灣,國家整體經濟安全的戰略在哪裡?才不會傻傻被大國盤算牽著走?委實需要政府團隊在新的一年重視與思量。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