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記憶體大廠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將加重通膨風險,對半導體產業產生長期影響。
焦佑鈞指出,先前疫情造成供不應求的半導體產業,雖持續蓬勃發展,但有相對不確定的風險,又以俄烏戰爭開打的不確定性最嚴重。焦佑鈞強調,即便半導體產業 2022 年仍舊表現良好,但通膨壓力下,好表現能持續多久卻是個問號。
俄烏開戰後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衝擊當地消費力。雖然戰爭應不會拖太久,但通膨壓力不會立即恢復,對市場造成長期影響。即便各國政府再次動用過去幾年執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但這策略很難再奏效。
按市占率算,華邦電是全球第一 NOR Flash 快閃記憶體供應商,同時為松下、SONY、鴻海、西門子供貨。於半導體大循環週期下,2021 年營收成長 64%,金額達到新台幣 995.7 億元(約 35.1 億美元),淨利較前一年飆升 887%,雙雙創史上新高。2022 年前兩個月營收也較 2021 年同期成長近 30%。
焦佑鈞指出,疫情流行 2 年來,不確定性一直是科技產業的新常態。因此,企業要度過照些不確定時期的最佳方式,就是制定長期發展的目標與領域。而華邦電的三個成長領域分別是電動汽車、智能農業網絡安全等。而華邦電會專注這些領域發展,原因就在於這些領域不會因地緣政治緊張,或市場低迷而改變成長態勢。
對成長計畫,華邦電開始大力投資擴產,以幫助緩解市場晶片短缺。2022 年預計資本支出為新台幣 458 億元(約 16.2 億美元),較 2021 年支出高 387%。華邦電 2018 年宣布 10~15 年內斥資超過 3,300 億元,擴產高雄新建晶圓廠,第一階段工程 2022 年內完成,並開始量產。
華邦電擁有 5,000 多名員工,還宣布 2022 年將在台灣聘僱 700 名工程師,另計劃兩年內擴大日本、以色列和美國研發團隊。不過華邦電生產據點仍以台灣為主,海外布局是以研發為重心。2022 年市場狀況,焦佑鈞強調既不悲觀也不樂觀,會較謹慎以對。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