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新時代:支付大未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09 日 8:45 | 分類 支付方案 , 理財 , 第三方支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網購新時代:支付大未來


比起傳統信用卡,先買後付更受年輕世代歡迎,然而,先買後付的方便也對個人理財帶來不小挑戰,需要更全面金融教育幫助了解使用方式,才能有效管理錢包。

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模式從全球延燒到台灣,新加坡Atome、恩沛科技推出「AFTEE先享後付」等外商都將台灣視為新興市場,台灣線上消費力驚人,但從觀察先買後付在歐美國家的發展進程,會遇到什麼變化?未來需要注意什麼?

額度低、易申請,信用小白也能享受便利

許多先買後付採取分期,以簡訊、電子郵件通知付款,除了注意何時開始付款,有沒有含利息,遲交是否有罰款,會不會影響信用紀錄,這些都是該事先了解的項目。Barclay去年針對英國消費者調查發現,36%使用者不了解未按時付款會有什麼後果,36%承認使用先買後付讓他們花更多錢,35%當生活成本增加時,會更頻繁使用先買後付工具,一半以上(52%)不知道先買後付業者不需驗證用戶是否有足夠負擔能力。以歐洲盛行的先買後付業者Klarna為例,逾期未交款項會轉到債務公司,最終還是影響到個人信用紀錄。

先買後付門檻低容易申請,不需嚴格信用背景調查,比信用卡和貸款更方便申請,提供分期付款服務,至於利息多少和遲交罰款,最後逾期沒付款會停用,或可能影響正式信用紀錄等後果就因不同公司而異。目前和信用卡主要差異是額度低容易申請,但不能累積正式信用紀錄。國外許多先買後付也提供小額貸款,利用每次先買後付的付款紀錄為依據,正常還款一段時間之後就能申請貸款。先買後付公司自成小信用體系,讓信用取得和貸款更容易,更多人透過這個機制提早達到想要的消費。

許多使用者認為,將分期款項連結信用卡或銀行自動繳款,能減輕每個月支出負擔。國外許多使用心得是與信用卡一起使用,以免卡費負擔太重無法繳清時,帶來更多循環利息影響信用。對沒有信用卡的人來說,先買後付增加付款方式選項,可享受分期零利率的方便。美國先買後付業者Zip推出虛擬信用卡,名為Zip卡,申請新台幣3萬元以內額度開始向上累積,刷卡就自動分期,連結銀行帳戶或簽帳卡繳款,讓信用小白也能享有先下單後埋單的便利。

落後還款進度,恐跌入債務深淵

然而,先買後付的方便也對個人理財帶來不小的挑戰,英國Citizens Advice及美國Reuters去年中統計數據顯示,英國有40%使用者對先買後付的款項有支付困難,美國有三分之一使用者跟不上還款進度。這類工具為自制力較弱的消費者帶來更多挑戰,消費者傾向利用先買後付工具購買衣服、珠寶或節日禮物等,這些原本就容易過度消費的品項,沒有一次付清的壓力反而更輕易讓帳單破表,若不小心超越負擔上限,不知不覺就會把自己推向債務陷阱。先買後付可當成理財預算工具,但也不能忽視本質就是貸款,歐美消費者心得最中肯的建議是,即使有先買後付工具,還是只能買本來就需要且能負擔的東西,才能管理好錢包。

疫情後各家電商業績創新高,越來越多需求透過網購滿足,各家業者服務模式也一直進化,除了先買後付,也有幾家提出先體驗後買單(Try before you buy)選項,也就是先試用再決定要不要買。如美國亞馬遜服飾專區,許多店家都有先體驗後埋單服務,一次可訂購8樣商品,不需馬上付錢,7天試用期後再決定要買的品項,其餘可退貨,結帳方式也能自己決定,透過信用卡或用先買後付分期付款。三星手機在美國市場主打先體驗後埋單,就是直接與先買後付結合,購買新手機後有21天試用期,若最後決定購買,帳單會自動結合Affirm先買後付,分4期繳交,直接進入分期付款。

VISA、Master今年引進先買後付

歐美經驗發現,消費者剛開始接觸先買後付,會用在金額很大的消費,但使用幾次習慣後,1萬元東西分期,100元東西也分4期,一次付25元,因這消費模式逐漸變成習慣,只要付一部分錢就能擁有商品,也含體驗概念,付小額成本就能先體驗商品,再繼續考慮是否完全買單,這消費趨勢也會影響越來越多商家納入先買後付,以此吸引顧客。

美國許多網路商店都發現引進先買後付後,業績大幅成長,非常受年輕消費者歡迎,若沒有引進先買後付,有一群顧客會透過別的通路買單,就會流失顧客。先買後付使平均客單價提高,也就是每位消費者平均消費金額增加,現在歐美許多國家有先買後付選項已是經營商店的必備。

萬事達卡(Mastercard)也預計今年引進先買後付,搶攻廣大市場。萬事達卡除了透過自家平台發行,也結合幾家較大先買後付業者共同提供服務,以開拓更廣泛客群。萬事達卡服務模式可能不太一樣,預計讓業者透過消費者App,提供預先核准或結帳時即時核准的功能,讓消費者能在網路或實體商店使用,消費者也可提供銀行帳戶訊息增加核准機率。VISA卡則預計以開發虛擬卡(Virtual Card)加入戰局,今年開始擴張市場。

先買後付市場在信用卡發卡龍頭加入後,各項消費紀錄走向與銀行端結合更正式,未來可能所有紀錄都將成為信用紀錄的一部分,信用卡加入也使未來市場動向更有趣,眾多先買後付業者會否被取代,或能否繼續為無信用者提供服務,是值得觀察的動向。但不變的是,先買後付已為全球趨勢,市場預估持續擴張到2028年。

建立相關規範,避免衝動消費

2月底《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信用機構Equifax預計開始記錄消費者先買後付資訊,未來會影響正式信用報告和貸款條件。好處是按時付款也能建立信用,增加信用分數,使消費者能申請其他信用產品,如信用卡或貸款。另一方面,拖欠款項也會成為信用紀錄的一部分。去年先買後付美國市場達55億美元,未來可能繼續擴張,服務規模已使正式信用機構不能忽視,《華爾街日報》也提到,未來若不想影響信用,先買後付款項建議限制3個以內。

為了保護消費者採用先買後付工具,卻負擔超過自己能力的債務,美國消費者保護局(CFPB)也開始推動政府建立規範,希望未來規定業者提供服務前先衡量消費者的還款能力,如同其他信用產品,避免因一時消費衝動扛下超過自己能力的債務。

歐美經驗發現,許多年輕人除了不了解信用卡,對先買後付這些新工具也時常混淆,真正使用後或須繳款項過高時,才開始了解條款。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誤以為信用卡利息很高,先買後付零利率可安心使用,或信用卡延期繳款會被懲罰,先買後付延遲不需要罰款,這時大家判斷的標準可能是同儕,或靠喜歡的店家,常買店家和哪家先買後付業者合作就使用產品,甚至透明直覺App介面,讓年輕人覺得比信用卡易懂好用,就認為先買後付是比信用卡更友善的付款模式。

新金融商品盛行同時,需要更全面的金融教育幫助了解使用方式,發行者需更完整說明,使用者也有義務了解產品各項條款,讓先買後付工具能在良好掌握財務下安心使用。

(作者:黃庭瑄;本文由《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首圖來源:Atom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