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王永慶心願!王瑞瑜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蓋電芯廠只是第一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05 日 18:31 | 分類 能源科技 , 財經 , 電力儲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完成王永慶心願!王瑞瑜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蓋電芯廠只是第一步


台塑今日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由王瑞瑜擔任董事長一職,並規畫 2027 年前砸 160 億元分兩階段在彰濱工業區建置 5GWh 磷酸鋰鐵電池芯與模組廠,王瑞瑜在記者會中表示,當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就看到電動車的未來,因此一直在尋找適合的電池,歷經台塑汽車、台塑鋰鐵至今,台塑從來沒有放棄電池,終於在耕耘十幾年後成功,如今蓋電芯廠只是第一步。

台塑對電池的堅持來自王永慶

王瑞瑜分享,當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看到未來就是電動車的世代,因此一直在尋找適合的電池,並在 1996 年找到美國電池公司合作,當時創辦人特地去美國承接技術,回來之後就在南亞成立研究中心,但當時因為是使用鎳氫電池,受限於技術而沒有辦法成功。

王瑞瑜表示,當初台塑汽車就是為了打造電動車而成立,雖然因為沒有成功而無疾而終,但台塑從來沒有放棄電池,並且不斷追求適當的電池原料,終於在 2008 年接觸鋰鐵正極材料,並成立台塑鋰鐵公司,但是當時用鋰鐵做電動車電池仍沒有成功。

王瑞瑜指出,經過十幾年的默默耕耘,台塑從電芯到模組、BMS(電池管理系統)、儲能,得到一連串的認證,並銷售一千多組的 UPS(不斷電系統),台塑四大企業對銅箔、隔離膜、電解液都陸續在研發銷售,因應這幾年節能減碳、再生能源,還有電動車的爆發,台塑決定整合所有資源,希望做到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並攜手夥伴結合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為什麼是鋰鐵電池?

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表示,王永慶曾說過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但是必須要掌握電池控制成本,台塑自那時開始就研究電池技術,並從 2008 年跨入鋰鐵電池成立台塑鋰鐵,至於為什麼是鋰鐵電池,主要是因為安全、能量密度比鉛酸電池高、能量效益高、蘊藏量高。

劉慧啟指出,掌握電池者得天下,1990 年代全球電池總量是 200GWh,依照現在的發展趨勢,預計 2030 年全球的需求會超過 3200GWh,而台灣單就電動大巴和儲能就超過 7.21GWh,代表電芯廠的設置將成為台灣跨入新能源的最重要的關鍵。

劉慧啟說明,台塑從 1995 年開始推動新能源布局,至今已掌握電芯 7 成的材料自製,後面還會持續增加,下游的產業鏈包括南亞的變電盤,現在是最佳的時間點,而電芯廠就像科技產業的晶片,台塑新智能將會朝「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 4 大領域發展。

電芯廠只是第一步

王瑞瑜表示,台塑耕耘新能源超過 20 年,希望整合企業資源,打造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產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礦源,所以目前一直有在找尋鋰礦,現在比較頃向從澳洲開始,再來就是電芯,預計 2027 年前砸 160 億元分兩階段在彰濱工業區建置 5GWh 磷酸鋰鐵電池芯與模組廠。

王瑞瑜指出,第一期投資 60 億元建置 2.1GWh 的磷酸鋰鐵電池芯與模組廠,再來第二期擴建 2.9GWh 的電池芯與模組廠,希望從模組、儲能、電動車電池,一步一步補足整個新能源藍圖,並期望掌握創能、固態電池、氫能、碳捕捉等新技術,還有電池回收,已經投資韓國一家電池回收廠。

劉慧啟強調,目前三元電池有鎳礦和鎢礦的問題,未來一定會因為挖不到而成為災難,而相較其他鋰鐵電池,因為有許多認證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但台塑布局超過十年,已經獲得多項電池認證,這些都將成為台塑新智能科技發展的利基,作為先蹲後跳的領先者。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