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付款敲響經濟衰退警鐘,2023 年全球可能迎來經濟大蕭條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14 日 7:45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延遲付款敲響經濟衰退警鐘,2023 年全球可能迎來經濟大蕭條


隨著 11 月份的股市大反攻,讓許多人開始認為今年股市的崩跌已經結束,展望 2023 年將迎來經濟大復甦,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期許多友人的客戶端不尋常的要求共體時艱,延長付款從30天到120天以上不等,而這些企業與產業都是過去優質企業,這讓人難以想像當過去獲利穩健的優質企業也出現資金週轉問題,進而要求供應鏈共同承擔,不尋常的舉動不禁讓人懷疑終端銷售市場急凍恐比想像的更加嚴重。

許多經歷過2008次貸風暴、2000網路泡沫、1997亞洲金融風暴的企業主,都稱此次的風暴前所未見。

無預警的延遲付款是警訊

對於企業而言,週轉金是占據生意能否運轉得當重要因素,企業有固定支出 (房租、水電、員工薪水等)這些都是無法延遲支付,因此準備妥當的營運資金與客戶付款準時都成為企業營運基石。

在電子製造業中,過去許多組裝龍頭善用「與供應商長天期付款」、「與客戶短天期付款」條件來創造時間差套利,例如:客戶Payment Term是60天,付款給供應商Payment Term 120天,中間的60天就可以為企業創造充裕現金流與賺取銀行利息, 等於做生意的風險轉嫁到供應商身上,這種交易方式常發生在於大型的系統組裝廠,尤其是手握國外大單大廠。

客戶要求延遲付款對於許多電子廠雖非新鮮事,但在經濟環境惡劣與訂單需求低迷之際,此舉動仍會讓供應商對於呆帳疑慮提高警戒。

而這次的延遲付款是從許多傳產龍頭開始(例如:自行車等產業),這在過去是相當罕見的情況, 這也進一步可以推測到此次的資金短缺與市場需求極度低迷, 而更進一步可以預測到銀行端甚至可能會非常多的呆帳與壞帳在未來發生。

終端市場需求疲軟骨牌效應

筆者於電子業工作多年,缺料並非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沒有需求或需求消失。而此次全球經濟面對的是需求整體消失,這與2008年最大的不同在於2008年是由全球貿易分工的狀況下發生資金短缺,所以印鈔之下補足資金短缺的缺口,加上2009年中國加大力道國內建設創造出大量需求。放眼目前情況, 全球從自由貿易變成區域貿易與關稅壁壘,中國經濟已經放緩甚至走入衰退,新崛起的東南亞短時間內無法大量創造需求,此刻面臨的情境並不等同於2008年,甚至目前的困境已經不能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規律。

而美國聯準會為了打擊過度印鈔造成的超級通膨,一連串升息縮表之下,降低在外流通熱錢,當企業獲利出現大問題,伴隨著薪資降低,企業大幅度裁員,最終恐走向經濟大蕭條窘境。

遑論歐洲經濟因俄烏戰爭遭逢重創尚在谷底,2023年甚至有可能觸發比2011年更加嚴重的歐債危機。

筆者認為,解決目前窘境方法有三:

  1. 美國聯準會從升息縮表轉向資金寬鬆的降息印鈔。
  2. 中國從目前傾向社會主義經濟重回自由貿易與重視經濟發展。
  3. 俄烏戰爭結束,烏克蘭重建。

上述三點難度極高,這也意味著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似乎即將觸發經濟大蕭條。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