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年拋售中國資產,垃圾債大折價、殖利率 22%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9 日 15:5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外資連年拋售中國資產,垃圾債大折價、殖利率 22%


中國高收益債(又稱垃圾債)市場年初一度因萬達地產(Wanda Properties)成功發售兩筆公司債而出現生機,但時隔 4 個月又再度陷入困境、平均殖利率突破 20%。與此同時,研究發現外國投資者過去兩年努力撤出中國市場,「去化中國風險」(de-risking from China)成為常態。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萬達今年1月發售4億美元債券、一個月後又發售第二筆。然而,4個月後萬達卻遭多家大型信評機構降評,最近發行的債券交易價格僅剩面值一半,且再也沒有一家中企成功發行高收益債。

中企的債券發行量一度稱霸亞洲垃圾債市場,但過去兩年銷量卻直線滑落,中國地產開發商接連違約、讓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是主因。Dealogic資料顯示,去年中企發行的美元計價垃圾債總額僅剩5.73億美元,遠低於2019年的超過580億美元。

ICE BofA數據顯示,過去24個月有18個月,上述美元債的總報酬為負值。中企垃圾債的平均市場交易價格僅達面額55%。

過去五年來,亞洲垃圾債多數來自中企,其中有許多是地產開發商。根據ICE BofA統計,截至6月5日,中企垃圾債指數的平均殖利率已逼近22.17%,接近2023年以來新高紀錄。

外資積極降低中國曝險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地緣經濟中心資深研究員Jeremy Mark 6月5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降低中國曝險直到最近才成為話題,但外國基金經理人過去兩年其實早就開始大量出售證券,以此因應中國政府的政策及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

事實上,Mark指出,2022年初以來,國際機構投資者已賣超1,480億美元的中國債券,而中國個股也都急遽下跌,尤其是在紐約及香港掛牌的中國股票。

Mark列出中國經濟面臨的長期結構性挑戰,當中包括快速老化的勞工市場、疲軟的生產力、日益惡化的貧富差距及嚴重的房市危機。

他說,北京當局透過監管機制打擊中西方企業,讓基金經理人非常憂心。過去一年來,投資中國證券的風險激增、報酬卻未跟上。許多大型機構已不再買進中國資產、轉而把資金移到印度等地。

Mark表示,近來拜登政府限制先進半導體及晶片製造設備出口至中國,等於垃圾債大折價向所有投資人傳達一個明確訊息:投資中國的風險偏高,去化風險的動作會愈來愈普遍。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