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時一度聲請破產,去年營收卻創歷史新高,顛覆馬戲團傳統的加拿大表演公司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如何拯救自己的命運?
《紐約時報》報導,2022年太陽劇團財務表現是39年來表現最好,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超越疫前一年營收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3億元)。
但僅三年前才因疫情全球爆發,被迫聲請破產保護,營收一夕歸零,44場演出全部被迫取消。不只當年6月馬上聲請破產,還得暫時解雇全公司95%、超過4千位員工。
如今風光復活,靠的是重新審視核心能耐,從新客群找到新生命。
39年前,太陽劇團以驚人雜技、舞蹈、戲劇取代大象、獅子,革新傳統馬戲團節目,更創造全新娛樂表演種類。
但疫情只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早在2015年賣給美國最大私人股權公司TPG Capital後,就開始為了賺錢,戲碼越出越多,品質卻變差。
如2019年新劇〈R.U.N.〉,沒想到斥資6千萬美元開發,只上演五個月就停演。因完全捨棄人體雜技,只有摩托車特技和被評為無趣的格鬥表演。
為了重新開始,反而有機會回頭審視產品開發邏輯,推出新節目,除了拓展新客群,也不放掉最擅長的地方。
去年推出新秀〈瘋狂蘋果〉(Mad Apple),是第一個結合脫口秀演員現場演出,瞄準不一樣的客群。
為了演繹紐約繁華的夜生活,直接舞台設置三個酒吧,節目開始前發酒給觀眾,還請來脫口秀演員,也套用脫口秀臨場表演模式。
但太陽劇團也沒放棄核心優勢:以人為主角的馬戲表演。脫口秀情境穿插雜耍特技表演,如幾位特技演員在台上踩彈跳床,表演跳高高灌籃,灌籃後又將自己像球拋進另一個大籃框,演繹紐約籃球文化。
《拉斯維加斯太陽報》指出,新節目沒有滑稽的小丑,不再限定家庭客,調性與太陽劇團夢幻水上劇碼〈O〉等熱門秀截然不同。
太陽劇團常駐及附屬表演部門總裁格里利(Eric Grilly)也表示:「(這節目)專為現在觀眾設計,他們越來越希望以不斷變化方式消費娛樂。」
「有雜技表演,但不會跟我們其他拉斯維加斯劇碼競爭。」他說。
結合雜技和新表演形式,也是太陽劇團對錯誤的反省。現在就算開發新節目,也會衡量吸引新客群、和維持自身代表性強項的平衡點。
當然,金主馳援功不可沒。
2020年11月底,加拿大私募股權公司Catalyst Capital及飯店集團米高梅(MGM)執行長穆倫(Jim Murren)買下太陽劇團,從原股東TPG Capital、中國醫藥集團復星及加拿大魁北克儲蓄銀行(CDPQ)易手。
新所有者注資太陽劇團3.75億美元,伸出救命稻草,使其在疫情放緩後,可快速回聘員工、恢復演出。現在除了改善產品,也業務多元化,推更多周邊商品。因疫情時領悟,如果將所有營收來源都押在現場演出上,只要再一次疫情,自身又會受重傷。
《紐約時報》揭露,太陽劇團準備推出香水、窗簾等家居用品,還跟深受孩童喜愛的線上遊戲平台Roblox合推馬戲團主題電玩。目標是現場表演營收占比,從現在八成降至二成,減少風險。同時也想改善日益老化的客群──平均觀眾年齡是42歲──讓年輕人也成為粉絲。
- Is Gen Z Down to Clown? The Circus Is Counting on It.
- What will Cirque du Soleil look like as it recovers from near-death experience?
- Inside the year that nearly killed Cirque du Soleil and its plan to return to the stage
- How Creativity Powered Cirque Du Soleil Amid Covid-19 According To CEO Daniel Lamarre
- What makes Cirque du Soleil’s ‘Mad Apple’ something new for Las Vegas?
(作者:張方毓;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太陽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