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寶生與洪士琪受訪:真的沒辦法才會找股東拿錢!新壽增資迫在眉睫,自救才走得遠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11 日 9: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魏寶生與洪士琪受訪:真的沒辦法才會找股東拿錢!新壽增資迫在眉睫,自救才走得遠


金管會下了通牒,新光金控必須在農曆年後不久,交出新壽增資的規畫,以符合資本適足率的法定要求。新壽董座魏寶生與副董事長洪士琪提出解方。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自從去年6月改革派取得新光金控的經營權後,今年1月,新光金控大股東之間再度隔空交鋒,所有的放話、聲明都圍繞一個關鍵點──子公司新光人壽(簡稱新壽)的增資款該從哪裡來?

新壽因為販售高利率保單及投資失利等因素,導致財務體質脆弱;新光金控前經營團隊因此承諾金管會,2023年起連續3年,新壽每年必須增資70億元。

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讓新壽的RBC(資本適足率)維持在200%的監理紅線之上,否則2026年接軌國際ICS(保險資本標準)和IFRS 17(新的壽險業會計處理準則),會有很大的困難。

第一筆 70 億元,形同跳票

但是,2023年第一筆70億元承諾跳票了!去年下半年新光金控以帳上自有資金注資15億元給新壽,雖然新壽本身也透過發行次順位債130億元,暫時讓RBC過關,這看在主管機關眼中等同沒兌現承諾,少了55億元。偏偏去年12月的RBC又掉落法定標準之下,再度讓這場增資風波攤在陽光下。

前經營層主張循慣例,以低於票面的價格向新光金控股東現金增資,取得股款後再注資給新壽,認為這是最有效率解決眼前RBC不足的方法,否則後續難保不會衍生各種罰則。

但是以洪士琪為首的改革派並不認同:「我們概括承受所有問題,但不代表新光金控可以不努力而直接去跟股東拿錢;我們如果這樣做,跟以前有什麼不同?」洪士琪接受《財訊》專訪時表示。

目前洪士琪擔任新壽的副董事長,與新壽董事長魏寶生並肩作戰,兩人同時也是新光金控的董事;主張先行「自救」,真的沒辦法才找股東拿錢。洪士琪指出,新光金控與子公司共有5兆元的資產,新壽有3.8兆元,「這麼多的子公司與資產,有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提升,或是再找出其他錢?我們每天都在算,但是翻箱倒櫃也是需要時間的。」

子公司上繳盈餘,先過難關

尊崇改革初心,洪士琪希望能從根本扭轉經營體質,只是一個60年的企業要改革,談何容易;更麻煩的是,眼下時間並不站在洪士琪這一方。1月22日,金管會約談新光金控與新壽高層,要求1個月內提出改善資本的規畫,扣掉農曆年節,沒剩多少日子。

魏寶生表示,他將會在農曆年前偕同新光金控董事長陳淮舟到金管會溝通;並在年後董事會通過執行。「我們已經規劃以其他子公司上繳的盈餘等方式,擠出70億元給新壽,估計4月資金可以到位;新壽也不排除再發次順位債。」

不過,就算這次的70億元驚險過關,保險局的立場是去年55億元的差額仍須補足;另一方面,今年6月新壽要接受另一次RBC的考驗,「還有半年時間,這次70億元過了,我們還會繼續去找錢,外部顧問也會看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洪士琪說。

終歸還是需要長期解方,尤其是為了符合2026年新的國際準則,新壽所需資金遠比每年70億元的承諾還高出甚多。

▲ 吳東興長子吳昕達(中)進入新光金董事會後,擔起不動產活化的督導責任。

過去,新壽因為慘賠而曾賣地補洞,現在,考慮再處分資產嗎?「還要再審視,」洪士琪強調,3.8兆元資產的投資組合累積幾十年,調整方向需要時間解決;「其他我們可以做的,不管是業務或瘦身、房產出租,不只是不動產,整個業務都在大調整,所節省的金額一塊塊地積沙成塔。」

不動產活化,將與在地結合

魏寶生補充,董事吳昕達(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的長子)是建築師,新光三越在各地都是地標,是吳昕達的成就。「他知道如何活化我們的不動產;你慢慢會發現,其實我們未來不動產的活化,是跟在地結合的。我們已經加速在做。」

另外,魏寶生透露,去年12月中以前,他和洪士琪兩人加起來,已經掃過新壽各縣市的區部和通訊處,「包括金門、澎湖、屏東、花東都去了。很多同仁告訴我,從來沒有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來過通訊處。」去年新壽新設通路長一職,前進越南又增加新的雄獅保經通路,魏寶生認為這些都促使同仁士氣大增。

從企業文化改造、籌資、不動產活化再到業務調整,新壽的改革,魏寶生與洪士琪都站在最前線;過去洪士琪一週打兩次球,現在1個月打不到一次;魏寶生則說自己除了睡覺,都在上班動腦。「在有限資源下,要顧到員工、投資人、主管機關、保戶,我不可能百分百滿足所有利害關係人,還在拿捏這條線的邏輯,但是,我們一定會一肩扛起。」洪士琪說。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左起為潘柏錚、吳東亮、陳淮舟、吳東進、魏寶生、洪士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