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終止收購 iRobot,掃地機器人巨頭四面楚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3 日 7:50 | 分類 Amazon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亞馬遜終止收購 iRobot,掃地機器人巨頭四面楚歌


1 月 29 日亞馬遜宣布終止收購 iRobot,掃地機器人最大收購案告吹。儘管這筆交易從最初 17 億美元降到 14 億美元,但歐盟反壟斷鐵拳掃來,世界最大電商與掃地機市占最大企業「聯姻」還是得畫上休止符。

市場對併購失敗不太意外。1月上旬就有媒體報導歐盟不會批准亞馬遜收購iRobot,理由是「可能限制掃地機器人、吸塵器市場競爭」。

清潔電器業專家表示,世界最大電商亞馬遜在全球擁有絕對通路優勢;iRobot則是掃地機器人「鼻祖」,Roomba堪稱掃地機器人代名詞,全球擁有超過50%市占率。一旦亞馬遜併購成功,等於「裁判兼選手,會限制其他企業競爭力」。其實歐盟尚未最終裁決,亞馬遜仍有機會申訴。不過亞馬遜已決定停止交易,兩家公司共同聲明寫道,收購計畫「沒辦法獲歐盟監管批准,阻止亞馬遜和iRobot一起前進」。

另外清潔資深人士表示,亞馬遜主動停止收購iRobot,並未等到2月14日歐盟最終裁定,顯示亞馬遜也不再看好標的。從業績看,iRobot近年財務狀況一直不樂觀,掃地機市占率持續下滑,面臨中國廠商強力競爭。且受宏觀環境影響,亞馬遜展開「瘦身」運動,裁掉很多不賺錢業務,所以停止收購也在情理之中,儘管需要支付高達9,400萬美元的「分手費」。

從二級交易所數據也可看出市場對聯姻失敗的態度:一週內iRobot股票大跌20%,亞馬遜股價大漲近八個百分點,代表亞馬遜看似輸了,但其實贏得盆滿缽滿。對iRobot而言,最為難受的不是交易告吹,也不是股票大跌,而是掃地機市場基本盤持續被其他廠商蠶食,中國競爭者逐漸攻破北美後院。從「掃地機鼻祖」到四面楚歌,iRobot 20年間似乎就走完了一家公司的一命:開闢新市場,花費十數年成為絕對霸主,接著進入瓶頸期,現在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後來居上,自己逐漸沒落。

iRobot遭遇讓人唏噓,但同時也留下一個問題:昔日霸主節節敗退,iRobot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策略失誤:痛失中國市場

時光回到2014年,iRobot風頭正盛,吞下過半全球市場,牢牢掌控北美話語權,幾乎打遍無敵手。

2015年,iRobot的創辦人兼CEO科林·安格爾就發出豪言壯志:「除了美國,五年內中國將成為iRobot第二大市場」。之後就常看見中國活動身影,準備去中國市場大幹一番。

這並非iRobot第一次吹響進軍中國市場的號角。早在2011年,iRobot就與中國科凡達智能合作,後者為iRobot獨家總代理,中國銷售Roomba系列產品。不如人意的是,iRobot系列產品雖然成功登上中國15家電商和500多家實體店面,銷售卻始終沒能起飛,水花平平。

多位熟悉iRobot的業內人士分析,這次的失利是有原因的。

首先,中國市場發育不成熟,需時間和成本教育消費者接受掃地機這新事物,難度頗高。其次,iRobot售價高昂,令人望而卻步。Roomba 570於2007年上市,價格1,000美元以上,六年後進軍中國,售價高達3,000人民幣,且還常搞「數量有限」的飢餓行銷。

iRobot創辦人科林曾在2014年表示,iRobot絕對不會打出價格牌,追求低價位並非他們的市場策略。原因在於,iRobot前期投入太大,一款產品往往投入一、兩億美元,因此需要高客單價來填補龐大的研發投入。但在當時,中國市場消費能力並不足以支撐起類似的科技消費品。

最後,iRobot行銷管道重線下而非線上,線上投入不足,沒有抓住網路興起的機會。結果就是整整五年,iRobot在科凡達的代理下遲遲沒有大規模打開中國市場。

考慮到中國將是日後重要的戰略市場,失去耐心的iRobot直接砍掉了中國總代科凡達,準備親自出山,勢要給市場下點硬功夫,賭未來五年內iRobot會翻盤。

於是,2015年,iRobot迎來第二次進軍的號角。

礙於軍工背景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因素,iRobot開始做減法,將軍事合約部門(iRobot Defense & Security)單獨切割為Endeavor Robotics,此後iRobot就專攻家用機器人。

瘦身成功的iRobot,本該是長驅直入中國市場,但奈何又頻頻犯錯,錯失了很多機會。

行銷策略老套,錯失新媒體機遇

在行銷策略上,iRobot就犯了第一個錯誤──沒有抓住掃地機的科技屬性來推廣,也沒有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合的行銷平台。

當時負責iRobot全球營運與供應鏈的人是Oscar,也是iRobot的二號實權人物。在2008年加入iRobot前,他曾在消費品巨頭寶潔工作了十年。順理成章地,Oscar聘請了曾在寶潔工作多年的前同事Kelly Zhang擔任中國區總經理,負責中國區銷售。但以Kelly zhang為主的中國區團隊欠缺科技消費品的營銷經驗,幾乎原封不動地照搬了寶潔系的一貫打法,花了大量的資源用於投放電視廣告,而忽視了新媒體的作用。

熟悉iRobot的羅海表示,掃地機不同於個人護理產品,其帶有顯著的科技屬性,iRobot對新媒體平台的忽視,直接讓其錯過了那些對科技最為感興趣的城市中產階級,未能有效觸達實際消費者。

(Source:shutterstock)

此外,iRobot也錯過了中國電商這輛迅速起飛的快車,反而是科沃斯抓住了時機,一躍而起。

2011年,淘寶商城剛從淘寶拆分出來,取名天貓,鮮有品牌願意進駐。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天貓主動扶持小品牌,找到了科沃斯,並給了許多流量。

在科沃斯做了陀螺儀導航的產品之後,立刻簽下鍾漢良(2016年)當代言人,把產品推向市場。此時的天貓已經崛起,當年雙十一科沃斯拿到了天貓家電類銷售第一。緊接著,科沃斯繼續乘勝追擊,2018年又推出了一款VIO技術路線的產品DJ35,3月就進入了天貓預售,最終總銷量達到接近100萬台。

盲目自大,給了中國玩家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通路上碰了一鼻子灰的iRobot,很快又嘗到了第二個失誤所帶來的苦果──對專利的忽視,以及對對手的輕視。

iRobot軍用背景出身,累積了豐富技術,掃地機Roomba可以說是其技術降維後推出的產品。事實上,iRobot也格外注重技術保護,曾在2017年就利用專利保護將11家競爭對手(其中3家為中國公司)驅逐出北美市場。

但2015年以前iRobot從未在中國申請過專利,僅在香港、台灣等地申請了,結果這片空白就為中國玩家留下了學習空間和追趕機會。加之中國從2014年起就一直有在為iRobot做代工,產業基礎和製造水準不斷縮小。

石頭剛起步時就特地去拉了上海赫比的投資,正是因為赫比是iRobot的代工廠,也是小米供應鏈裡唯一有做掃地機經驗的廠商。

此外,在技術上一度叱吒風雲的iRobot,免不了「arrogant」(自大)的毛病,包括iRobot先前的CTO Paolo Pirjanian都這樣認為:中國企業還做不出掃地機。

說起來,iRobot還算是石頭的「救命恩人」。

石頭第一次面臨破產時,就卡在硬體上,齒輪箱成了最大攔路虎。沒有經驗的石頭團隊兜兜轉轉了半年,愣是快把1,500萬經費燒完了,齒輪箱也沒個影。無奈下,石頭轉而尋求與力嘉的合作,讓後者供貨。力嘉是iRobot的供應商,在生產齒輪箱這塊非常嫻熟,不過力嘉與iRobot簽有排他協議,與其他企業合作需要得到iRobot的首肯。當力嘉跑去詢問iRobot是否能和一家中國企業合作時,得到iRobot的回答是同意。

很快,石頭憑藉搭起來的供應鏈,2017年便揚帆出海,衝擊著iRobot的海外市場占比。

▲ Roborock S6。(Source:Flickr/Michael F. CC BY 2.0)

iRobot的輕視,無形中為自己培養了眾多勁敵,親手將自己送入了被動境地。

正如劉慈欣在《三體》裡所提到的,「毀滅人類的不是無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直到2019年, iRobot董事會終於重視中國區的種種問題,開始新的變革,從摩托羅拉招了一批具有科技背景的人,換掉寶潔系員工。隨後,原二號人物Oscar離職,中國區總經理Kelly Zhang也緊跟在後,離職iRobot。

iRobot兩次試圖在中國市場的山頭安營紮寨下來,卻總是不得其法,搞得灰頭土臉。

不僅如此,iRobot的北美大本營又出現大盤回縮,雪上加霜。2021年,iRobot首次出現虧損,2022年全年虧損2.8億美元,2023年在第三季就已經虧損了2.4億美元。一位券商從業人員表示,iRobot一年營收規模在十幾億美元,如果以目前每年2~3億美元的節奏虧損,公司很快就會虧損了。

iRobot的下坡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走完的,而是不斷地疊加失誤,導致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二、死磕視覺:被中國玩家抄了後院

如果說行銷和通路的失誤還有機會扭轉,那死磕視覺路線和產品定位的失誤,是iRobot節敗退的根本原因。

憑藉著早期研發投入和技術基礎,iRobot在技術端上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2010年,雷射和視覺導航技術開始不斷湧現,掃地機的智慧化日益精進。一直以來,iRobot始終堅持在科技領域深耕,尤其是不斷打磨視覺導航方案。但該方案對光線和環境依賴較大,複雜環境裡掃地機可能會「休克」,技術路線難度極高。

iRobot是視覺導航的堅定擁護者,同時也是業界視覺導航的天花板。

業內人士周丹表示,中國掃地機走視覺導航路線的,很難做到像iRobot那樣,一個攝影機既能做定位,又能做識別,還可以避障。視覺導航方案存在技術壁壘,如果正面跟iRobot硬剛,那麼中國企業難有出頭之日。因此,中國企業很明智地選擇了「曲線救國」,採用了雷射導航加各類感測器的路線方案,並且迅速迭代,不斷優化導航技術。

2016年,石頭科技率先推出了性價比極高的雷射導航掃地機器人,一炮而紅。接著,科沃斯也採取了VIO(Visual-Inertial Odometry),即「視覺+慣性」的里程計(前端)的方案,並搭載在DJ35產品上,銷量超過30萬台。

這時,一直死磕視覺導航的iRobot就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進則難以一時半會攻克視覺技術難題,退又不願調整路線,改用雷射導航;整個公司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如果說技術路線之爭是一次艱難交鋒,那麼產品功能的滯後,則是iRobot變相將市場拱手讓人了。

不同於北美市場,中國市場裡「先掃後拖」是基本需求,但iRobot始終堅持著「掃拖分離」的理念,認為很難同時兼顧掃拖雙功能,因此iRobot分別推出了掃地機器人Roomba、洗地機器人Scooba和擦地機器人Braava。

▲ iRobot Scooba 450。(Source::Flickr/Kārlis Dambrāns CC BY 2.0)

這一認知,就讓iRobot與中國消費者失之交臂。人們大多難以接受掃地一把、拖地一把,嫌麻煩,掃拖一體目前已成為中國掃地機器人主流產品的主打功能。

另一方面,近年來iRobot在產品業務上不斷拓新,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新業務,試圖補足產品矩陣,以撬動第二成長曲線。但新產品的市場表現一般,大量的研發投入未能盡數收回,反而讓iRobot財務狀況收緊。

例如,iRobot做了5年割草機,曾推出割草機器人Terra,但產品並沒有造成任何聲音。熟悉iRobot的王新表示,iRobot投入了5年的研發,採用UWB的方案,但最終因為穩定性、可靠性問題,沒有大規模量產。最後,割草機事業也不得不放棄。

如今,石頭、科沃斯、追覓等中國品牌已經殺到了iRobot的後院,iRobot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在產品更新上,中國企業的產品迭代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季都會推出新的產品。相較之下,iRobot平均一年半才出新一次,速度並不快。一位業內人士表示,iRobot由於軍工企業出身,自身沒有那麼重視產品更新,也沒太留意中國品牌的衝擊,結果就是現在中國品牌的產品要比iRobot領先了兩到三代左右。

該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全能型基地台掃地機在中國就已經火爆了,但是2023年海外才逐漸興起。從市場端角度來看,中國市場是全球領先的,「iRobot在技術端已經幾乎沒有優勢了」。

三、結語

正如馬克吐溫所言:「讓你陷入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而是你知道的事情並沒有確定發生。」

這場收購未能真正談好並落到紙面上,沉甸又迷濛的陰雲再度籠罩在iRobot上空。

業內人士周丹表示,這場收購對亞馬遜影響不大,但對iRobot至關重要。

「如果沒有下一個接盤者,iRobot的處境將岌岌可危,因為它難以再從產品端去打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這需要重新調整技術、供應鏈等,將是個大工程。」

對iRobot而言,如今的局面並非不可挽回,其在歐美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仍然存在。但在中國品牌出海的強勢猛攻之下,iRobot也需要開始新的變革,用技術更好、功能更全的產品來扳回劣勢。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中國掃地機器人企業不斷出海,中國品牌與iRobot之間的拉鋸戰將持續下去。這場攻防戰,在亞馬遜宣布停止對iRobot的收購時,就已經全面打響。

(本文由 雷峰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