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近期傳出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 100% 關稅,含中國製造半導體產品課徵戰略性額外進口關稅,若狀況屬實,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化會大幅加速。法人預期,成熟製程占比高的世界先進、力積電、茂矽、漢磊等晶圓代工廠可望有明顯轉單效益。
外電報導指出,美國拜登政府將可能會針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關稅,且可能還會對中國製造半導體加碼課徵戰略性關稅。業界分析,美國此舉將再次確立半導體供應鏈分為中國及非中國市場。
觀察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分為美國主導的新半導體聯盟,含日本、韓國、台灣等既有半導體重要供應鏈,另一則是近年崛起的中國半導體生產鏈,受惠中國政府擴大加碼補助扶植自有半導體供應鏈。
美國對半導體主要生產鏈晶圓代工、記憶體、半導體設備等大廠,以遊說圍堵中國晶片貿易壁壘,讓中國半導體主流製程壓在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16 / 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相當有限。
半導體生產鏈去中化已是現在進行式,不過一旦美國加碼實施新關稅政策,去中化將更迅速,高通在中芯投片的電源管理IC訂單,或中國兆易創新生產供貨給蘋果的NOR Flash訂單,都可能加速轉出中國生產鏈,以規避美國的新戰略關稅。
法人預期,台灣晶圓代工廠將大幅受惠,不僅台積電、聯電可望拿到新訂單,就連成熟製程的世界先進、力積電、茂矽、漢磊等晶圓代工廠都有望搶到歐美大廠加速轉單效益,並逐步有更高營收貢獻。
(作者:蘇嘉維;本文由 經濟日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