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 併 foodpanda 一統江山之後呢?電商老將王志仁:全聯是海嘯第一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5 日 10:00 | 分類 交通運輸 , 公司治理 , 食品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Uber Eats 併 foodpanda 一統江山之後呢?電商老將王志仁:全聯是海嘯第一排


5 月 14 日 Uber 宣布,以 9.5 億美元購併 Delivery Hero 旗下 foodpanda 台灣外送業務,代表公平會審查通過後,外送平台競爭局面將從「兩強相爭」變成「一個人的武林」。

面對Uber Eats外送市場獨大,從依賴外送服務的一般民眾到街邊小吃攤,都將受到影響。全聯、統一超商、家樂福等零售巨頭,實體轉線上的過程,也將因Uber Eats獨大面臨新挑戰。

《商周》第一時間專訪曾任職東森購物、雅虎奇摩及本土美妝品牌,具線下線上經營經驗的電商老將──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分析Uber Eats一統江山後的影響及衝擊。以下是王志仁觀點:

傳聞已久的Uber Eats併購foodpanda終於成真了。我先說結論:這對消費者、餐廳甚至零售業,皆非好事,請儘早評估,當市場只剩一家外送平台,會如何影響生活及生意。

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有兩個以上供應商競爭,才有議價空間;倘若只有一家供應商,一定會予取予求。

蝦皮就是最好例子。當Yahoo和露天拍賣如日中天,不向商家收取手續費,以吸引賣家投靠。當兩家競爭對手都走下坡式微後,就把手續費提高到8.5%,甚至更高。

試想,Uber Eats一家獨大後,還會有顧忌、向商家收取過高抽成、被foodpanda搶走生意嗎?所以消費者、餐廳業者一定首當其衝,將來要吸收更高外送成本,這是必然之事。

但,大家還忽略被颱風尾掃到、衝擊力不亞於海嘯第一排的,就是超市龍頭全聯

此話怎說?

所有實體零售巨頭都面臨電商不斷侵蝕線下市場的長期挑戰。儘管全聯、家樂福等都積極發展電商,但成效並不顯著。

你可能會問,全聯、家樂福為何非得往線上發展?專注鞏固線下市場不行嗎?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20年內零售巨頭完全不涉足電商,只專注實體業務,營收勢必持續下滑。道理很簡單,momo目前營收約1千億元,勁敵酷澎照發展軌跡看,十年後營收有可能上千億元。

換句話說,兩大電商十年後總營收,可能達2千億元。但台灣人口持續減少,這2千億元市占率從何而來?毫無疑問,必然是從實體零售市場瓜分出去。

線上大降價,門市也要跟進?
零售巨頭拚電商陷困境:線下包袱太重

這是為何全聯、家樂福必須進軍線上。但問題是,面對價格競爭,零售巨頭常陷入線上線下無法協調一致的困境,導致電商一直做不起來。

舉例酷澎打折扣戰,一箱衛生紙原本賣1千元,現在只賣900元,全聯電商想跟進,但實體事業體就會跳出來質疑:「門市難道也要跟著降價嗎?」

電商營收占比小,有打價格戰的空間;但實體營收占比大,只要一點降價,營收短少數字就會非常驚人,意願就會很低。

線下包袱太重,正是零售巨頭發展電商的最大阻礙,除非林敏雄親自下令:「實體全力支援線上,營收少個幾十%也無所謂!」線上線下才有機會整合成同一部隊,共同抗敵。

因電商發展不如預期,零售巨頭目光就轉到外送平台,也就是藉外送將實體店舖商品,即時快速送到消費者家中。如臨時晚上想吃火鍋,又懶得出門,就可用全聯「小時達」或統一超商foodomo,外送食材到府。

且對外送平台而言,幫全聯外送生鮮雜貨,有助提升用餐期間以外的離峰時段產能。因互利互惠 ,所以一拍即合,這是為何儘管少了疫情紅利,全聯「小時達」去年仍能成長20%的主因。

以前全聯有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家供應商可選擇,為了做全聯的生意,會互相制衡,不敢開太高抽成比率。現在Uber Eats寡占,沒有競爭對手制衡,還會對全聯客氣嗎?回想蝦皮的經驗,就能知道答案了。

外送成零售業電商大戰要角
當一家獨大,管控外送成本恐成大麻煩

發展電商是全聯必走之路,而「外送」是走向線上重要路徑。考慮到成本,全聯無法自建車隊,仰賴外送平台,確實是權宜之策。

但這麼做的風險,就是把發展電商的命脈交給外送平台。如今Uber Eats一統江湖,全聯少了foodpanda制衡價格,要如何管控外送成本,這就是艱鉅的挑戰。

總而言之,不論公平會是否准予合併,都無法改變Uber Eats壟斷局面,因從雙方交易條件看,foodpanda很可能離開台灣市場,就算未審過,也可選擇直接結束台灣事業,讓Uber Eats「實質上」變成獨大。

所以,不要期望公平會阻止這筆交易。從消費者、餐廳到全聯,都要趕緊評估,當台灣只有一家外送平台,衝擊會有多廣多深。及早做好準備,因應這場正要敲門的巨變。

(作者:王志仁/整理:韓化宇;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全聯福利中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