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沒用自己教,義大利企業紛紛成立教育訓練機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8 日 7:5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學校沒用自己教,義大利企業紛紛成立教育訓練機構

學用落差問題不僅是在台灣困擾產業與求職者,其實在全世界學校訓練與產業所需的專業能力分歧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導致求職者找不到理想工作,產業界卻極缺人才,學校沒有能力教育出產業界所需的人才該怎麼辦?義大利企業決定自救,越來越多企業設立教育訓練機構。

義大利最大營造公司 Webuild 就是其中之一,在營造工地需要許多不同專業的勞動人才,但是學校根本沒有訓練,於是 Webuild 乾脆就自力更生,2023 年 11 月起,建立自身的人才教育訓練計畫,在工地徵才順便附訓練。

學用落差問題越來越嚴重,各大企業面臨嚴重缺人

學用落差是全世界的問題,因為當前的高等教育結構最初源於中世紀歐洲神學院,之後成形於 19 世紀,到 21 世紀的今天,即使各國想辦法縫縫補補,早就與產業發展情況有嚴重脫節,不僅是台灣如此,歐美也一樣如此,而義大利是其中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也造成義大利在歐盟中就業率、勞工生產率都敬陪末座。

儘管有大批人想找工作,義大利 2024 年第一季的職缺率仍然高達 2.5%,與歐盟平均相當,相較之下法國為 2.8%,而西班牙維 0.9%。義大利人就讀大學院校與職業學校的意願在歐盟中是後段班,而就算去了學校,也學不到產業界所需的專業,大量學生在高等教育把年輕黃金時代生命用在學習毫無需求的人文學科,以及完全無法與進口農產品競爭的農學科系。

隨著新科技日新月異,學用落差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義大利在疫後取得歐盟補助復興經濟計畫總計投入 2,000 億歐元,正在大興土木、大舉徵才,結果無才可用,各項計畫、各大企業面臨嚴重缺人,根本無法好好利用歐盟經費創造復甦。

義大利國鐵、芬坎蒂尼,親授職場技能

於是 Webuild 、歐洲最大造船廠芬坎蒂尼(Fincantieri),以及義大利國營鐵路公司義大利國家鐵路 (Ferrovie dello Stato Italiane)(見首圖)英雄所見略同:學校不教我自己教。其中國營的義大利國鐵,除了自身教育訓練以外,也還與既有大學院校合作,讓大學給予學生較針對國鐵所需專長的課程。

受到廉價進口農產品高度競爭而無利可圖的農業與農學科系學生,參加 Webuild 課程訓練後,成為操作隧道鑽掘機的專業勞工,為西西里開路。Webuild 計劃未來 3 年預定雇用的 1 萬名新進員工中,有 3,000 人來自自身的職業訓練機構,這些機構通常都設在 Webuild 工地附近,大多位於失業率高的義大利南部,因此對於平衡學用落差,改善就業問題幫助更大。

芬坎蒂尼於 2023 年 12 月開始「海洋大師」(Masters of the Sea)訓練計畫,吸引 1.7 萬人入學,其中雇用了 80 人。在熱那亞海事學校畢業,參加此訓練計畫而進入蒙佛坎港(Port of Monfalcone)造船廠工作的員工表示,在學校所學,跟造船廠所需技能,根本天差地別,要不是進入芬坎蒂尼訓練計畫,根本不可能找到造船廠的工作。

企業自己捲起袖子,教出自己所需的人才

義大利面臨的還不只是學用落差問題,更根本的是長期少子化造成青年人口縮減問題,目前生育率僅 1.2,隨著嬰兒潮世代老人大舉步入退休,職場勞動力將出現大幅短缺。義大利預計到 2050 年人口將減少 500 萬人,而人口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是 65 歲以上老人。

預計未來 5 年內義大利將需要 310-360 萬新進勞工,不僅營造業,觀光業,以至於農業也都全面缺人。這使得右翼執政黨即使高度反移民,仍然提高非歐盟工作簽證人數達45.2萬人,較過去 3 年大增近 150%。義大利儘管低薪,但仍能自歐盟其他國家吸引勞工前來,但問題是前來的勞工技能與產業需求不相符。

於是企業自己捲起袖子自己教出自己所需的人才就更形重要。或許未來會發生相當諷刺的情況,就是學用落差問題從最嚴重的國家開始徹底解決,因為像義大利這樣學用落差嚴重的國家,企業先放棄學校,不久學生發現去企業訓練機構才好找工作,也放棄學校,學用落差問題就不存在了。反而是還仰賴陳舊大學院校體系的國家得繼續傷腦筋。

(首圖來源:義大利國鐵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