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平台合併案,恐讓更多外送員與服務業受到更大的經濟脅迫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29 日 7:5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 共享經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外送平台合併案,恐讓更多外送員與服務業受到更大的經濟脅迫

UberEats 5 月宣布收購 foodpanda 後,外送平台併購案對市場消費者、廠商與外送員等利害關係人的幫助或傷害所受到的關注程度,遠不如金控的併購案。

但是,在外送平台中,許多利害關係人的風險承擔能力卻遠不如金控併購案的受影響團體。在面對風險承擔能力低的利害關係人可能因併購案而受到傷害時,政府對於這類併購案應更為重視。有別於金控併購案後的市場結構仍競爭,外送平台併購後的市場集中度極高,市場已趨近於獨占。另一方面,若外送平台成功併購為一家,則會讓許多利害關係人處於獨買的市場。外送平台的併購案對市場的消費者與就業者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政府應重視。

首先,外送平台併購案會再次受到關注的原因在於,勞動部長已明確表示「反對UberEats與Foodpanda併購案」。就勞動部而言,如何維護勞工權益與避免勞工受到經濟脅迫應是其主要責任。因此,我們合理推論,勞動部長對此併購案的具體表態已說明在目前的平台併購條件下,勞動權益會受到「顯著」的傷害。

對外送平台的就業者而言,當外送平台由兩家廠商合併為一家廠商時,在外送員人數(供給)未變下,若外送員的就業機會僅剩一家市占率趨近獨占的UberEats與少數有外送需求的連鎖業者。外送平台的勞動市場就變成有非常多的勞動供給者(外送員)與一家勞動需求者(合併後的存續廠商),此時,一旦外送平台市場的集中度提高,外送平台市場將不會有市場機制,僅會有獨占者的機制,故合併案中的利害關係人權益一定會受到傷害。

獨買市場讓許多勞務提供者面臨經濟脅迫

其次,獨買力量的使用在現實生活中已愈來愈常見,例如,Apple為了遵守歐盟數位市場法(DMA),在2024年3月已宣布讓歐盟的軟體開發商「直接」向消費者發布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式APP,這使得蘋果公司無法再對於開發商收取高額成數的費用。除了軟體開發市場外,在實體服務市場,過去台灣連鎖超市全聯併購松青超市的案件也有類似獨買的問題,當與全聯提供零售服務的類似公司愈少時,超市的上游供應商也會面臨超市零售龍頭行使獨買力量的問題。

公平會雖以但書的方式,有條件通過超市合併案。但是,業者是否有遵守但書,避免利用獨買力量來攫取上游供應商的利潤,並不容易檢視。上述業者利用獨買力量對上游供應商、服務提供者收取高額費用的做法,容易產生近年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經濟脅迫問題。

政府不應坐視低薪與微利的問題進一步擴大

再者,賴清德總統在競選總統時亦特別強調,對中、小微企業的重視。但是,我們尚未看到經濟部對於此合併案中可能受到傷害的利害關係人之一中小微企業或商業服務業等業者權益,有較多的關注。事實上,對於許多加入外送平台的餐飲或商品銷售業者而言,若這些業者未來僅能以賴單一平台業者,則這些小、微企業所賺取的利潤將更微薄,變成真正的人數少的微型變成利潤低的微型企業。

當這樣的企業愈來愈多時,這些企業可以付得起高薪的能力也愈來愈低,換言之,領取低薪的勞工也愈來愈多。因此,除非經濟部未對此外送平台合併案有深入的評估,否則,經濟部應會與勞動部的看法一致,避免小微的商業服務業業者受到平台業者的經濟脅迫。

最後,勞動權益、年輕人、低薪、小微企業與市場多元化等議題都是近年被高度關注的議題,行政院也成立了經濟發展委員會希望處理上述議題。平心而論,面對上述問題,政府實難以在短期內提出相應的政策,因此,政府應該讓市場機制運作,莫讓併購消滅市場機制,才不會讓低薪與微利的問題進一步擴大。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