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商務下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開始斷供中國 7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雖然各方當事者都還沒有證實,台積電也未明確公告,但各方市場消息都大概確定真實性。《科技新報》特地整理市場消息使讀者更了解事件全貌。
美國這樣決定的原因?
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下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11 月 11 日起停止供貨中國客戶 7 奈米以下 AI 晶片等先進製程。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寄信給台積電,限制 AI 晶片和 GPU 等 7 奈米先進製程出口中國。
美國商務部直接進信給台積電,表示繞過冗長法規制定流程,快速限制特定公司,顯示美國國會兩黨議員都對商務部執行力不足表示氣憤,要求立即改善。
美國大選後,執政的民主黨慘敗,大部分原因在對中國經濟政策太過軟弱,造成美國經濟問題變嚴重。拜登政府須在政權交接兩個月內對中國強硬,包括這次禁令及加速晶片法案執行,如台積電與格羅方德補助談判,才不會出現更多問題被川普政府批評。
目前台積電與客戶狀況?
台積電雖沒有證實禁令存在,也沒有通知,但從客戶得知,台積電的確告知客戶停止投片,幾乎包括多數要與台積電合作先進製程的中國客戶,市場人士說法,台積電並非全面斷供中國 7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而是要求客戶須逐一審查,取得許可證後才能投片生產。
台媒 TechNOW Voice 報導,主要限制 AI 晶片使 GPU 等被嚴加看管。手機與車用晶片可能排除。AI 晶片負責訓練部分是限制關鍵,AI 推理部分則有機會通過審查。
限制出口的認定標準為何?
台媒 TechNOW Voice 報導,市場表示將以四個標準判斷是否為 7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並 AI 晶片,如電晶體數目超過 300、晶片尺寸超過 300、HBM 記憶體、CoWoS 先進封裝等,主流架構 AI 晶片要通過審查應難上加難。
這使中國四大雲端平台企業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已列入,另三家公司有與台積電合作開發 AI 晶片──都有機會榜上有名。
禁令開始後影響?
禁令對中國 AI 和 GPU 公司將產生巨大打擊,因無法取得台積電先進製程,對產品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AI 和 GPU 製程先進度直接關係到產品性能,禁令導致成本增加和產品上市時間延長。
供應鏈重組也隨之而來。中國晶片設計業可能要找新代工廠,導致供應鏈重組。不過,中國自給自足先進製程還十分有限,還加劇中美競爭。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分裂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決策可能成為技術發展的分水嶺。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