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製造代工大廠鴻海,有意收購日產汽車的消息曝光後,讓整件事情急轉直下,更逼出本田與日產雙方決定成立一家聯合控股公司整合旗下業務。對於沒買成的鴻海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鴻海這 5 年來電動車的布局,究竟要如何找到落地的出海口?如何讓客戶願意埋單,成為眼前最大的挑戰。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回顧2020年10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第1屆鴻海科技日提出MIH開放平台架構,並展示電動車底盤系統。隔月,鴻華先進成立,這是由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電動車公司,鴻華將負責與鴻海一起打造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的營運模式。
失望 美國合作方相繼破產
電動車是劉揚偉於2019年上任以來提出的三加三轉型事業之一,也是最為高調布局的項目。回顧這5年來,鴻海不只積極布局海內外的生產基地,更陸續推出了9款電動車。與此同時,劉揚偉登高一呼成立了MIH聯盟,希望集結聯盟的力量,一起打國際盃。
當Model C、Model E和Model T原型車在第2屆鴻海科技日亮相時,外界讚歎鴻海的造車速度。劉揚偉直呼,「這就是鴻海的速度!」並且訂下了2025年要拿下電動車4%的市占率、營收突破1兆元的目標,更期許隨著電動車的業務轉型,鴻海的毛利率可以達到10%。
不過,《財訊》雙週刊指出,鴻海在尋求客戶的過程中,除了掌握到裕隆旗下的納智捷品牌之外,原本對於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Lordstown等合作對象寄以厚望,未料這些電動車新創公司卻淪落相繼破產的局面,而鴻海從Lordstown手中買下的美國俄亥俄州廠,現在還在等待乘用電動車的客戶訂單。
其實,鴻海最早投入電動車的契機,源自於蘋果。外界看好蘋果推出自有品牌電動車之後,將有機會複製過去iPhone推出以來所創下的輝煌成果。但事與願違,最終蘋果於2024年初決定停止開發名為「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的Apple Car電動車開發專案。
因此,鴻海如何爭取既有品牌車廠客戶青睞,一直是市場關心焦點。為了開拓電動車業務,劉揚偉親自從日本延攬在汽車產業擁有30多年經歷的關潤,由他擔任集團電動車策略長。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在2023年的鴻海科技日上,關潤曾透露,已有14個正在接觸的潛在客戶,累計有23個開發專案正在執行中,並看好印度及日本將是下一個潛力市場。
鴻海內部人士指出,「關潤從2023年初到任之後,不斷忙著尋找客戶,向多家車廠說明CDMS的營運模式。」不過,資深汽車產業人士認為,畢竟代工手機、電腦,與代工電動車截然不同,要如何說服車廠放棄自己的製造工廠,這本來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但劉揚偉對電動車事業的野心從未被澆熄過,在每屆科技日上,仍不斷推出新款電動車,內部的商用電動車部門也打造出物流車、皮卡等車型,相關部門仍在徵才中。甚至進入第5屆的鴻海科技日,關潤主導於2024年6月成立的「New EV團隊」推出的Model A概念車也首度曝光。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鴻海雖然發表多款原型車,也暗示有潛在客戶,卻苦無重大進展。盤點目前的狀況,Model C獲得納智捷n⁷採用,2024年放量交車,每個月交車上千輛,整體接單量突破10,000輛。Model T電巴則獲得3地、首都等台灣客運業者的訂單,預計到2025年,累積交車量可達300輛。
只是,隨著中國電動車大舉傾銷各國,內捲效應正在衝擊全球歐美日車廠。鴻海放眼海外市場的挑戰也愈加艱鉅。舉例來說,鴻海於2021年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簽約合資設立電動車組裝廠,原定2024年開出50,000輛的年產能,卻受到當地中國電動車充斥,傳出PTT已降低合資公司股份,甚至可能撤資,連工廠建置也已經停擺。對此,鴻海僅透露情況還未確定。
這也就是為什麼,鴻海看上了具有91年歷史的日產汽車。日產汽車既有品牌也有廣大的銷售通路,讓鴻海與鴻華先進所設計的電動車有了出海口,有機會複製納智捷n⁷的模式。
鴻海於2016年正式合併夏普,但這一場鴻夏戀盡是波折,也留下了不好的觀感。這次,鴻海選擇與日本政府直接表達收購意願,雖然目前的計畫落空,鴻海還是不放棄任何機會,但絕對不會啟動「惡意併購」。
在2024年12月23日的宣布合作記者會上,本田社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與日產社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均強調,這次合併並非救援日產,而是為了應對汽車業未來的挑戰。「中國汽車製造商和新參與者的崛起,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建立起與他們抗衡的能力,否則我們就會被打敗。」
車界資深人士認為,「汽車是日本百年企業,不可能輕易放棄,鴻海要再尋求併購的機會非常地低。」現在的困境是,中國電動車產業真的「太捲了」,如果現在還無法在當地占有一席之地,未來只會更加辛苦。
展望 卡位在地化生產趨勢
劉揚偉先前曾說,電動車把過往汽車需要引擎製造的進入門檻降低了,所以會出現非常多的廠商競爭。但當市場競爭者變多,「time to market」以及「time to cost」就變得非常重要,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垂直分工,不像現在很多車廠有引擎製造廠,更直言,「這個時代一定會過去」。
劉揚偉也預言,未來汽車品牌不必擁有自己生產的能力,因為自己生產的話,附加價值是相對低的,這就是3、4年前預測的結果,而鴻海現在進行模組化、標準化、平台化,大致上都是同一底盤,因此新車才可以出得這麼快。
第2個趨勢則是「在地化生產」。劉揚偉強調,汽車這麼大的產品,在地化生產一定是趨勢,鴻海也在這方面提前布局,而且未來全球貿易走向關稅壁壘的話,對於在地化製造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不過,《財訊》雙週刊指出,關潤則提到,全球電動車銷售放緩,鴻海較晚起步的電動車事業需要幾年才會起來。他強調,當前經營大環境極不確定,「快速行動可能會有風險」,鴻海集團審慎推動電動車事業。其中美國俄亥俄州工廠是主要生產基地,預估還要5年,才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產能。
併購日產計畫鎩羽而歸,鴻海下一步要怎麼走?新一年來臨,劉揚偉當初提的目標將再度被檢視,就看這張成績單的好壞如何。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