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晶片戰爭》米勒:有助穩固台美關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2 日 14:17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晶片戰爭》米勒:有助穩固台美關係

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 1 千億美元,引起台灣半導體競爭力流失等質疑。《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米勒(Chris Miller)11 日回應央廣訪問時分析,台積電擴大赴美除了需求驅動,也與美國關鍵利害關係人致力推動多元化生產基地有關,投資有助台積電鞏固晶片產業核心地位,更可在複雜時刻,穩固台美關係。

台積電宣布擴大美國投資,包括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一間研發中心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6日回台立即與賴清德總統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魏哲家說明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主因是客戶需求,尤其人工智慧AI需求龐大,即便算入加碼的三座晶圓廠,還有今年台灣11條新產線,都無法滿足需求,他強調台積電台灣投資不但不受影響,還要加速,且台灣研發中心是真正研發中心,負責研發次世代先進製程,美國研發中心是協助產線改良。

儘管魏哲家與賴總統親上火線,部分人士仍對台積電核心技術、台灣半導體競爭力流失有疑慮,成為近期政治攻防議題。

以《晶片戰爭》一書爬梳半導體產業發展史、享譽全球的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歷史教授米勒,接受央廣越洋書面訪問,分析此次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的背後考量。他指市場需求確實是重要驅動力,但同時美國關鍵利害關係人,也推動設立多元化生產基地,因台積電有許多美國重要客戶,這也是原因之一。

從台灣角度出發,米勒認為,這項投資將促進台積電晶片產業核心地位,強化與主客戶的關係,還有助管理與政府的關係,且能在狀況可能更複雜的時刻,穩固台美關係。

至於台積電是否削弱台灣半導體競爭力,米勒重申,這反而加強與主要客戶,也就是美系客戶的連結,更鞏固台積電角色。

有分析認為,台積電在美生產會有不同工作文化、較高成本等挑戰,米勒說,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已表態,協助解決晶片業者的美國挑戰,包括許可證與勞動成本等問題,儘管這些都不容易解決。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