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進出口產品具互補性,課徵高關稅衝擊供應鏈生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5 日 12:3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觀察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美進出口產品具互補性,課徵高關稅衝擊供應鏈生態

針對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 32% 的對等關稅,行政院在 4 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經濟部盤點了 2024 年台灣對美國的進出口貨物。根據經濟部國貿署的資料,其中在對美出口方面,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產品的金額位居前茅。至於,在進口的部分,除了原油之外,前幾名的產品還包括積體電路、機械零組件、飛機引擎零組件、半導體製造設備等。

資料顯示,2024 年台灣對美順差 649 億美元,工業產品出口共 1,102 億美金,對美出口前 30 大貨品合計占對美總出口額的 72.4%。前 30 大貨品主要是工業產品,包含其他自動資料處理機單元、儲存單元等、機器零附件、積體電路、交換器及路由器、印刷電路、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鋼鐵螺絲帽、鋼鐵製品等。除半導體相關產品暫時豁免 32% 的對等關稅之外,其他伺服器、路由器、網通產品都成為課徵 32% 關稅的目標。

至於,在對美進口前 30 大貨品部分,合計達到 464.91億美元,除了原油之外,前10名的產品還包括積體電路、機械零組件、飛機引擎零組件、半導體製造設備、飛機、直升機或無人機之其他零件、液化天然氣、空重逾 15 噸之飛機及其他航空器、以及半導體晶圓與晶片檢測設備等。由相關資料看出,台灣經濟引以為重,且與美國客戶緊密合作的半導體產業,實際上也仍重度依賴美國廠商的設備提供。至於,台灣本身較為弱勢的航空工業零組件生產,以及台灣缺乏的原油與天然氣等原物料也有賴美國的支援,這情況使得台美貿易有著關鍵的互補效性。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台美在產業供應鏈上有積極的互補性,一旦確定美國對台灣課徵 32% 的對等關稅,預計將嚴重衝擊整體供應鏈生態,對此,行政院在 4 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其相關具體實施內容尚不明確的情況下,除了會持續密切關注相關政策,並針對其可能情形研擬方案之外,也將持續去盤點有關從美國進口、或台灣出口到美國的主要貨品數據,以及這些貨品關稅稅率情形,未來將持續與美國方面進行溝通,以期能將衝擊降至最低。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