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轉型求生:瞄準高階市場、進軍日本,三年營收挑戰千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6 日 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巨大轉型求生:瞄準高階市場、進軍日本,三年營收挑戰千億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國內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日前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季報,紛紛虧損,雙雄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創下自掛牌以來新低,為 20 多年來首見。巨大董事長劉湧昌(見下圖)表示,巨大應收帳款在正常化中,朝著良性發展,可以感受到這幾月訂單回籠,1-2 月成長 13%,手上的代工客戶訂單是兩位數成長。預估今年中國市場會衰退一點但不會差太多,幅度大概是去年賣出 230 萬台,今年約 200 萬台。

劉湧昌說:「巨大在中國都以自有品牌銷售,這以單一品牌來說很不簡單,去年完全靠中國賺的錢來補貼補其他市場。」

劉湧昌指出,巨大過去的挑戰為庫存和應收帳款,如今已經安全邁過,「我們當時支持客戶很多錢!」此外,之前代工客戶一砍單就砍逾60%,「其實巨大不缺訂單、不缺客戶,只要願意接,只是這次來得太突然。」所以未來如何讓工廠持續穩定成長,並借重管理效率讓生產成本再下降,並調整自有品牌和代工的比重,也是挑戰。

再來是,巨大各地區銷售公司的總經理年紀老化,像是加拿大、韓國等,會積極換血,劉湧昌直言:「老將們都曾經第一線作戰,而今局勢變化太快,不能用原來的思想,尤其在庫存這麼挑戰的時候,要當成是自己的公司,不能有那麼多藉口說不做!」

去年9月,巨大收購美國商用室內自行車運動知名品牌Stages Cycling,劉湧昌說,Stages的強項是室內,巨大是戶外,兩品牌數據若能互通,便能建構完整的騎行生態圈。但對於是否再收購其他相關事業?他則說短期不會考慮。

至於關稅戰,會去美國設廠嗎?劉湧昌提到,過去AIT曾來找他討論要去美國國設廠事宜,「我算給他聽,假設終端零售價400-500美元,我去美國要增加100美元成本,你要多花100美元買車嗎?」美國不適合搞工廠,自行車不是附加價值很高的產品,不適合、也不會在美國生產。巨大執行長劉素娟則補充,自行車需仰賴強大的產業聚落,建廠一定要好的供應鏈,要這麼快移轉是不可能的。

劉湧昌說,未來巨大的成長引擎在越南、匈牙利廠的訂單增加,以及商業模式的調整,例如客製化、二手車市場等,巨大正努力敲門日本市場,因為日本仍停留在低價輕快車,俗稱媽媽車,高階變速車並不普及,而早期日本1年可以有1千萬台自行車的量,單單進口就800萬台,屬於量大市場,值得深耕。多管齊下,希望3年後營收可以超過1千億元,對股東有交代。

(本文由《財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IANT STORE ALES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