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將對中國小額包裹加徵進口關稅引發關注。財政部官員透露,考量外界反映近日美國加徵中國低價包裹關稅,確實也可能會使中國貨品從台灣違規轉運增加,或造成國內製造業不公平、扭曲市場經濟等,財政部正在思考檢討,是否調整我國新台幣 2,000 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優惠措施。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邀請財政部等部會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對我國股匯市、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等項所造成之衝擊與因應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進口、價值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從貨值30%增至90%。港媒報導,5月2日生效,同樣適用香港。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質詢時關切,他指出,台灣規定納稅義務人半年內進口貨物完稅價格2,000元以下者,可享免稅優惠限額六次,這對台灣國內製造業不公平,此制度是否要調整。
列席備詢的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台灣進口的海運快遞小額包裹確實相當多,中國進口比例達五成以上,至於完稅價格2,000元以下包裹免稅措施是否調整,財政部正在分析思考。
財政部官員補充,調整理由,主要是考量外界反映可能會對國內產業造成不公平競爭或扭曲市場經濟,近日美國加徵中國低價包裹關稅,確實也可能會使中國貨品從台灣違規轉運增加。
至於台灣小額包裹免稅措施是否調整,官員表示,尚在研議階段,會繼續蒐集國際趨勢,再跨部會審慎評估。台灣本來就有進口包裹EZWAY實名制措施防堵,各關區也立即成立「強化違規轉運查核小組」,由關務長等親自帶隊,一定強力查緝。
莊翠雲指出,財政部非常重視違規轉運議題,已採事前預防、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三道防線因應。
事前預防方面,高風險貨物需檢附輸出許可證或原產地證明書;海關會篩選高風險廠商資料,函知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於核發原產地證明書時加強審核。
事中嚴查部分,系統全面自動比對出口人及貨名,篩選疑似中國進口貨物且輸出目的地為美國的貨品,跳出警示,海關將嚴格查核貨物產地,確認是否有違規轉運情事。同時,海關查核廠(倉)內貨物標籤及產地標示,若有違規情事,將依法論處。
事後嚴罰方面,查獲違規者,移送貿易署依貿易法規定裁罰,最高可處新台幣300萬元罰鍰,或禁止一年輸出入貨品。
(作者:張璦;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