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報導,半導體供應鏈錯綜複雜,成本結構難以輕易釐清,而且無數產品通用性具有其戰略價值。因此,這使得半導體目前處於美中關稅戰的博弈核心。然而,一項新的分析預測,如果當前的高關稅制度成為常態,則將對全球半導體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根據 wccftech 的報導,市場研究公司 TechInsights 發布了對目前美中之間持續存在關稅相關競爭動態的全面分析,揭露了半導體領域令人擔憂的發展,特別是在沒有顯著降級的情況下,情況更令人憂心。
雖然,川普最近放棄了早先在關稅問題上強硬的立場,甚至在美國國債被拋售的情況下,推出了一系列降溫措施,包括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美國貿易夥伴的全球進口關稅稅率降至 10%,但唯獨中國仍需繳納 145% 的懲罰性進口稅。但其中,川普也暫時取消從中國進口半導體、電子產品和智慧型手機 (包括蘋果 iPhone) 徵收的關稅。使得這些產品僅需繳納因芬太尼問題所造成的 20% 關稅。
此外,市場消息傳出,美國政府也正在考慮對一些汽車企業實施有限的關稅豁免,以便它們有空間將供應鏈遷出墨西哥和加拿大。但這部分,美國從中國以外國家進口的車輛和汽車零件目前仍需繳納 25% 的關稅。
至於,在中國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方面,則是徵收了 125% 的關稅。中國還禁止向美國出口稀土金屬,同時起草了一項政策,用切斷稀土對美國軍方及其附屬機構的供應。由於稀土廣泛應用於各產業,包括電動機磁鐵的生產上,但美國不可能僅僅透過輕輕一按開關,就能開始提煉其豐富的稀土資源,因為產品的提煉需要大量資金、能源、基礎設施和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合作夥伴的複雜相互合作才能達成,所以中國才任為這項動作是對美國的嚴重衝擊,因而施行的出口管制措施。
報導指出,在以上種種美中關稅戰的動作下,假設美國能對全球關稅稅率維持 10%,則 TechInsights 分析認為,到 2026 年的半導體領域將形成一個價值 8,440 億美元的市場,較 2025 年的 7,770 億美元達到年成長率 8.6% 的幅度。然而,在美中國關稅戰下,彼此互相徵收超過 100% 的關稅稅率,則 TechInsights 發現,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在 2025 年萎縮 10% 的市場規模,金額來到 6,960 億美元。而到 2026 年還將再萎縮至 5,570 億美元的規模。
TechInsights 還研究了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如果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關稅穩定在 30% 至 40% 之間,而全球關稅稅率上升至 20% 至 40% 之間,那麼 2025 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7,360 億美元,而 2026 年將達到 6,990 億美元。如此可以看出,美中關稅戰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影響與衝擊。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