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布了 2025 年第一季業績,營收達到了新台幣 8,392.5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41.6%。其中,目前最先進的 3 奈米節點製程訂單占比達到 22%,相較一年前的 9% 占比大幅提高,而且接近於四分之一的水準,而毫無疑問的,做為台積電最大客戶的蘋果貢獻了相當部分的訂單。
根據外媒 Wccftech 的報導,有相關報告指出,台積電 3 奈米節點製程的訂單激增,是因為蘋果大量採用最新製程來生產製造晶片所致,而隨著 2025 年下半年 2 奈米節點製程的量產階段到來,蘋果也將轉向更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加上更多的自研晶片,訂購金額也將繼續飆升。
報導指出,雖然台積電並不會對外公布每個客戶的具體的訂單情況,但是據第三方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蘋果對台積電的營收貢獻了新台幣 6,243 億元(約合 205.46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將提高至 8,000 億至 1 兆元(約合 329.11 億美元),成長可能達到 60%。
至於,新台幣1 兆元這個數字是該預估值的高標,因為市場分析師預計 2025 年的年成長高標為 60%,中間值約為 44%,低標則為 28%。分析師認為能否達到高標,取決於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的投產速度,以及 2 奈米節點製程技術的產量提升。台積電的 2 奈米節點製程是全球最先進的。與先前技術的 FinFET 設計相比,它採用了更新的奈米片電晶體。
報導表示,台積電正在與三星和英特爾爭奪 2 奈米節點製程技術市場占有率。其中,英特爾也計劃在 2025 年開始生產其 Intel 18A 製程技術。在新任執行長陳立武的領導下,英特爾正力拚在晶圓代工市場中分一杯羹。但就現階段來說,台積電仍在該產業取得主導地位,並擁有最高的市場占比。
目前,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已啟動第三期工程的建設。其第一座晶圓廠採用的是 4 奈米節點製程,第二座晶圓廠將提升至 3 奈米製程技術,計劃 2027 年至 2028 年量產。第三座可能會採用 2 奈米節點製程。另外,台積電先前也宣布加碼投資美國,預計將再多興建 3 座先進製程晶圓廠,2 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根據台積電預估,待所有建設完工後,其大概 30% 的 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將在美國製造。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