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報導,中國正加速其以 28 奈米製程為核心的半導體投資。這被解讀為在美國出口管制的限制下,中國為了實現技術自主化所採取的務實策略,特別是考量到需要極紫外光 (EUV) 微影設備的先進製程投資面臨困難情況下。
事實上,28 奈米製程技術應用廣泛,包括汽車、物聯網 (IoT) 以及電力半導體等多個領域。然而,由於美國的制裁措施,使得先進製程的投資變得複雜情況下,中國方面更積極的將資源投入到 28 奈米成熟製程領域。
根據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的執行長 Gary Dickerson 在 2025 年第二季財報會議上的說法,指出在中國整體設備投資中,28 奈米製程的比重正在快速增加。他進一步強調,這股趨勢將對 2025 年後的應材業績產生正面影響。
而應材的隨後解釋表示,中國客戶已經普遍具備 50 奈米以上的生產能力,現在正將投資重心放在 28 奈米製程上。由於應材在這一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因此預期這項投資趨勢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報導表示,雖然美國政府的制裁對應材在中國的部分客戶造成產品和服務供應的限制,但公司仍正在繼續與可以進行交易的客戶進行業務往來。應材認為,包括 28 奈米在內的成熟製程技術節點轉移,將有助於應用材料的中長期成長。
根據應材公布的 2025 年第二季財報,其營收來到 71 億美元,這數字較 2024 年同期成長了 7%。而在 GAAP 準則下,每股收益 (EPS) 為 2.63 美元。
(首圖來源: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