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創辦台積電,張忠謀退休後為何不續任董事?因堅持這件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8 日 11: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半導體 , 名人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一手創辦台積電,張忠謀退休後為何不續任董事?因堅持這件事

台積電的奇蹟絕對還沒有停止」,2018 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台積電股東會表示,自己退休後,新領導人和董事會一定能順利接棒。他先前宣布退休時,就表明不會續任董事和參與台積電任何決策。

「裸退」態度堅定,是因為他非常看重公司治理,認為若退休後還對權力不肯放手,對公司不是好事。《台積電為什麼神?》提到,台積電前董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說:「我們兩人共同理念是:企業不能因創辦人或強力領導者離開,制度精神、企業文化就跟著改變,需要一貫價值理念。」

董事會不是行禮如儀,應負起監督制衡責任

《張忠謀自傳》提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第一步是有獨立、認真、有能力的董事會。獨立指的是「獨立於大股東,獨立於經營階層」,忠於全體股東。

自傳說,過去台灣多數企業的董事會被大股東控制,包含董事人選、開會議程也由大股東決定,開會大多行禮如儀,很少討論公司決策,更少有異議。但他認為,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且一年只開一次,才把權力交給股東選出來的董事會。

於是參考美國制度,董事會選任總裁(CEO)和董事長,由董事長領導董事會、監督總裁,扮演公司重要決定把關者。為了保護小股東權益,應該超過半數是獨立董事。

故張忠謀創辦台積電時,便規畫理想董事會雛形,包含董事資歷要和半導體有關、具社會聲望、人數不超過十人便於決策;獨立董事應占多數、必須設審計和薪酬委員會,決定帳務和薪資分紅,且董事會開會必須有會議紀錄等。如今台積電獨董比例是台灣市值前三大公司最高,達 70%。目前台積電十位董事會成員,多具半導體產業知識、有英美董事、世界級公司經營經驗,且兩名是女性。

張忠謀在《器識》提到,董事會有三大職責:監督、coach(教練)和決策。經營團隊權力很大,董事會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監督和制衡經營者。「CEO 雖然要有主見,也該把董事會當成可敬的諮詢對象。」董事會和 CEO 應相輔相成,「既不敵對,也不是橡皮圖章」,董事會如同 CEO 諍友,必要時撤換 CEO。

CEO 和董事會意見不同怎麼辦?經營交給專業經理人

面對公司重大決策,CEO 和董事會意見不同怎麼辦?《晶片島上的光芒》以 2009 年為例,當時張忠謀回鍋台積電,看好 28 奈米是下個機遇,若兩年內量產,台積電就能攻下智慧手機半導體市場,須增加投資 40 奈米和 28 奈米的產能。張忠謀建議把研發經費從 5%~6% 提高至 8%,大幅將資本支出提高三倍。然當時董事會顧慮 2008 年金融危機造成半導體市場不景氣,持反對意見。

即使公司是張忠謀一手創辦,他仍須費心溝通,甚至董事會前和美英獨立董事開電話會議,提出市場預測、研發和業務部門分析,才讓這筆預算過關。

「台積電自始就是專業經理人經營的公司,我自己的股權非常微小」,台積電 2017 年報,時任董事長的張忠謀持股比率僅 0.48%,可見他對董事會運作與決策透明度極為重視,包含公司發展現況、未來投資等重大事項,都會提到董事會報告,這也成為台積電不斷擴張後,運作依然良好的根基。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台積電)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