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旺季將至,台股盤面有關「吃、喝、玩、樂」的族群有望發酵,相較以往,今年相關族群更有台幣升值、遠離關稅衝擊等利多因素助攻,股價表現受關注。
每逢時序進入夏季,除了各級學校將放暑假,期間也迎來中元節、父親節等消費旺季;消費熱度加溫,讓「暑假概念」成為台股市場的季節限定題材。尤其台幣升值帶動消費力、外銷產業又面臨關稅與匯率陰霾下,與內需消費相關的暑假概念股,今年更有機會獲得市場聚焦。
一般來說,暑假概念股包含食品、遊戲、觀光、航運、文創、休閒等族群,目前上市櫃歸屬這些類股之標的約165檔,扣除與一般民生消費無關者,可篩出106檔相關標的。不過雖然「暑假概念」年年都在喊,但從這些標的過去五年暑期表現看,投資人想把握旺季題材,其實並不容易。
食品、遊戲、觀光股漲相佳
首先,以近五年(2020~2024年)6~8月表現看,106檔個股僅一檔上櫃餐飲股揚秦五年皆為上漲,旗下有麥味登、炸鷄大獅等熱門餐飲品牌。另有14檔其中四年6~8月股價走揚,如鈊象、王品、長榮航等,合計檔數占不到二成,突顯並非族群整體都能受惠暑假旺季效應,選股更是重要。
再者,以這106檔暑假概念股的整體平均漲幅來看,過去五年,其實兩年整體漲幅落後大盤,也突顯「暑假概念」這季節性題材勝率並非頂高;但可注意的是,族群整體漲幅超越大盤的2021、2022與2024年,當時國內經濟環境,都是內需消費回溫、新台幣也處於相對強勢的格局,與今年環境類似,對食品、遊戲、觀光等暑假概念股相對有利。
以台幣升值環境來說,法人解釋,關鍵在於成本效應。新台幣升值可使食品、航運業的原物料與原油進口成本降低;對遊戲業而言,若是代理海外遊戲,授權費以外幣支付,也受惠於台幣升值的成本降低效果。成本壓低下,搭配暑期消費需求提升,自然更有獲利加溫的機會。而對觀光旅遊業者來說,新台幣升值則可增加海外購買力,有助提升國人海外旅遊意願。
題材發酵機率高,法人也陸續盤點值得留意的相關標的。旅遊相關產業,群益投顧點名看好雄獅、鳳凰、山富、五福等。不過群益投顧提醒,統計2017年以來旅行社月營收表現,業績往往5月開始增溫,並於7月達高峰,短線操作者須留意業績週期。
(作者:李瑞瑾;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Flickr/midnightbreakfastcaf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