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引起美國總統川普與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激烈隔空口角的「大而美」法案,參議院終於正式通過。這項法令雖然被部分產業的業者所詬病,認為將會阻礙其發展。然而,對台灣所關注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因為將提供更多優惠加碼,因此被視為利多的消息。這使得參院通過法案後,在早盤一度跌幅超過 2% 的半導體指數跌幅收斂,其中英特爾股價還一度大漲超過 3%。
事實上,美國前總統拜登於 2022 年 8 月 9 日簽署立法「晶片法案」之後,明確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和開放式無線接入網(Open RAN)創新活動提供了總計 542 億美元的聯邦財政撥款,並提供 25% 的投資稅收抵免。此外,該法案還為其他領先領域的科學和研發活動撥款 1,699 億美元。這項法案的宗旨是提高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的競爭力,並促進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的創新能力。主要的撥款受惠者包括英特爾、台積電、美光科技和三星電子等產業大廠。
在此基礎上,美國參議院 1 日通過「大而美」法案。雖然在清潔能源和電動車產業遭到反彈,但卻進一步擴大了對半導體製造商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減稅優惠。而根據法案的最終版本,「大而美」法案大幅提高了投資抵免的比例。其中,在高額投資抵免部分,包括英特爾、台積電和美光等晶片企業,如果在現有「晶片法案」提出的 2026 年截止日期之前,在美國動工興建新工廠,將有資格享受高達 35% 的投資稅抵免。這一比例遠超「晶片法案」原先規定的 25%,也高於「大而美」法案之前草案所提出的 30% 比例。
另外,「大而美」法案還提供無上限的激勵,也就是此次參議院終版提出的稅收抵免沒有上限。這代表著其成本很可能已經高於其他形式的補貼,具體取決於「晶片法案」所刺激的業界投資規模。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這種無上限的稅收抵免幾乎都將帶給任何一家公司最大比例的激勵,甚至包括那些沒有獲得「晶片法案」直接撥款的公司。
基於以上的法案內容利多情況,在參議院通過法案之後,美股午盤時段,晶片股的總體跌勢有所緩和。早盤曾一度下跌 2.1% 的費城半導體指數,盤中回到接近平盤位置,最終收跌 0.7%。而在個股表現部分,早盤跌幅超過 2% 的台積電 ADR,最終收盤收斂到 0.8%。而一度跌幅達到 3% 的美光,收盤時也收斂至下跌 1.9%。至於,英特爾一度上漲約 3.4%,最終收漲約 2%。
總體而言,「晶片法案」與「大而美」法案共同構建了一個強大的政策框架,透過巨額財政撥款和大幅提高的投資稅抵免,極大化的鼓勵了半導體企業在美國本土興建和擴大晶片製造設施。這些措施目的在吸引全球領先的晶片製造商在美國設廠,以提升美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競爭力和韌性。
(首圖來源:President Donald J. Trump)